浙江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十多年来,该省坚定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咬定目标、接续奋斗,“两山”转化的通道越来越宽广,江南水乡愈来愈有吸引力。
“十三五”期间,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交出“高分报表”,该省已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快、乡村经济最活、乡村环境最美、农民生活最优、城乡区域最协调的省份之一。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美丽乡村建设为浙江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作出了巨大贡献。
村容村貌再提升
2020年是浙江省实施“千万工程”的第18个年头,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这些年来,当地坚持美丽乡村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农村不仅美在生态,还美在经济、美在生活。
2020年5月,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暨高水平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对标国际一流,在全省开展以“三清三整三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百日攻坚”行动。据统计,此次行动共排查问题85.6万个,第三方排查问题1.2万个,已全面完成整改,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浙江美丽乡村。叶敏 摄
在金衢盆地,曾因水晶加工导致污染的浦江露出清丽本色,每条河流都可游泳;在浙南群山,龙泉溪头村将护河、护鱼、护溪石写进村规民约;在东部沿海,有“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温岭石塘镇通过石屋元素、石屋文化有机嫁接旅游业态……
据相关统计,截至目前,浙江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99.48%,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和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等方面,都已实现了全覆盖。
如今的浙江可以说是处处山水诗,村村写意画。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让一处处美丽乡村渐成乡风文明新风景——天台后岸村垃圾分类学院和垃圾分类体验馆让游客在互动体验中学会垃圾分类;德清打造“数字乡村一张图”平台,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赋能乡村治理……以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为方向,浙江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全国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先行区的“浙江范例”。
美丽乡村让“盆景”变“风景”,健全的基础设施、整齐美观的民居、便捷的生活环境,让村庄成为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向往之地。
弘扬特色强气质
为了让浙江乡村个个美,但不雷同;样样美,却不乏味;有颜值,更要有气质,近年来,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在既有成绩上,更上一层楼。自去年以来,全省各地积极贯彻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省级标准,扎实提升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在已创建6155个美丽乡村的基础上,努力奋进,力争到2022年底全省90%以上建制村达到标准要求,基本建成富裕、文明、宜居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缙云河阳古镇。叶敏 摄
美好乡村生活,不仅美在村美民富,也美在精神丰盈。浙江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浙江是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部署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的省份,为避免“千村一面”,早在全面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之初,就将历史文化村落分门别类,因地制宜,根据村庄不同类型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利用方式。不仅如此,浙江还积极探索灵活的古村落保护机制,培育村庄产业经济活力。
舟山市定海区小沙街道后岸村是正在实施保护利用项目的村之一。该村古民居风格独特,物质、非物质遗产较多,自然景观优美。经过几年保护修缮,古色古香的民居风貌,别具韵味的农村博物馆……留住了浓浓的乡愁记忆。
据统计,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启动9批共计390个重点村、1901个一般村的保护利用项目,一大批濒临消亡的古村落重放光彩、变身“网红”,田园风貌、乡土建筑与自然山水实现和谐相融。
“美丽经济”谱新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关键,生活富裕是根本。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浙江注重机制创新,强化引领服务,着力把美丽田园转化为“美丽经济”。
金丽温高铁一路飞驰,路经缙云笕川村,不过短短5秒钟。但就是这5秒,笕川村人创下奇迹。通过实施“花海计划”,打造“花海”产业,笕川村农民收入实现“节节高”。近年来,浙江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多点给力、多轮驱动”的增收局面。
永嘉精心打造琳琅满目的乡村游“夜产品”,引来八方游客。叶敏 摄
宁海县与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强化对当地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绍兴上虞区依托“乡贤资源人才库”和镇村乡贤调解工作室,引导乡贤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浙江不断优化“进”和“回”的环境,推动科技、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农村日益成为引人入胜的创业天地。
把握好“城”与“乡”的关系,就等于把握好了未来发展的关键。行走在浙江乡村,城市与乡村在公共服务上的差距逐渐缩小,城乡生活日趋等值。
现代化的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设备齐全的文化礼堂;贴心的村便民服务中心……浙江乡村越来越现代化。全域公交的打造,乡镇公交枢纽站的建设,让人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变得更加畅快、便捷。目前,浙江已形成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实现了等级公路、客运班车、邮站、电话、宽带等“村村通”……
在浙江,繁华都市和美丽乡村,不同的是人文风情,相同的是幸福生活。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