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3208个村社高质量完成换届

杨林聪

2021年01月25日08:42  来源:金华新闻网
 

  1月22日,金华召开全市村社组织换届工作总结会暨“精密智管提效年”活动部署会——总结是为了“验卷”盘点,部署是为了“出卷”谋新。

  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截至上月30日,金华3208个村社如期全面完成换届,实现全程高质量、全面高质量。

  交出“五个提升”高分卷

  从去年7月8日,金华启动村社换届工作以来,市委着眼扛起建设“重要窗口”的金华担当,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增进群众福祉的战略高度,坚持抓早抓严抓细,突出“选前重准、选中重稳、选后重干”。

  由金华创新建立的“选情指数三色图”动态研判系统,把选情平稳村、选情一般村和选情复杂村分别标注为绿色村、橙色村和红色村,对各村社实行量化评分、分类定色、精准智控、包联负责。

  最后,662个选情复杂村全部平稳换届,而包括“三色预警”研判分析在内,金华共有五项相关工作在全国全省推广。

  过程的高标准,换来了成果的高质量。统计分析数据显示,从村社换届指标体系来看,此次金华村社换届呈现“五个提升”的特点:

  “一肩挑”比例从7%提升至98.5%,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更加巩固;村委会主任平均得票率从上届的61.8%提升至90.8%,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更加统一;“一村一青年委员”比例从45%提升至88%,885名90后年轻干部进入村“两委”,乡村振兴后备力量更加坚实;党员群众对新一届干部的认可度大幅提升,由第三方随机抽样开展的换届满意度测评中,农村党员群众对新一届村干部的满意度达到90.5%;选举风清气正度大幅提升,群众对换届风气满意度达到92.1%,最高的县(市、区)达到97%。

  收获“五个贯穿”好经验

  翻开“成绩单”,此时再回看村社换届工作谋划之初,不禁让人感慨:事实上,去年村社换届形势颇不平静。

  形势有多复杂?有人形象地把它总结为“五期叠加”,即“一肩挑”的全面实践期、村社组织任期调整的分界期、行政村规模调整的融合期、“三类人员”清理的平复期、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考验期。

  金华农村选情历来复杂。两年前,经过行政村规模调整后,4457个行政村被融合为3208个村社,本就复杂的选情更添挑战。

  去年4月,金华部署村级组织整固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时,当时的摸底数据显示,各县(市、区)的选情复杂村比例最低的13.8%,最高的33.8%。

  但最终,金华打好打赢了村社换届这场攻坚战,实现过程平静、结果圆满。

  究其原因,就在于坚持“五个贯穿始终”,即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坚持把推动“干中换、换中干”贯穿始终,坚持把做实做细群众工作贯穿始终,坚持把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贯穿始终,坚持把打造拼搏实干干部队伍、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贯穿始终。

  以“干中换、换中干”为例,新一届村党组织班子选举产生后,金华又明确“阳光亮相”六条要求,迅速从群众呼声高、涉及面广、可行性强的民生实事中遴选确定“开门一件事”,以“一天都不耽搁”的状态全员投入推进实事项目。

  就在换届期间,全市村社共完成“开门一件事”9000余件,制定干事承诺1.9万余项,金建高铁土地征迁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得到快速推进。

  探索“精密智管”新课题

  新年伊始,金华又马不停蹄部署开展“精密智管提效年”活动。

  精密,就是要综合集成探索实践,形成更加科学精准、系统周密的工作链条;智管,就是开发系统平台,设定各领域的个性化精密智管模块,实现“可视化、数据化、集成化”,以数字化、智慧化手段推动各项工作迭代升级,实现各环节各要素的动态管理和掌控;提效,就是要做到管理更精准、反馈更迅捷、频次更密集、机制更健全。

  与之相配套的是,金华实施能力素质大提升、集体经济大增收、信访矛盾大化解、新村融合大推进、创业实绩大比拼“五大行动”为牵引,以此做好换届“后半篇文章”,进一步提高村社组织规范运转质效、创业干事实效。

  近期,市委组织部将推出基层组织精密智管平台,依托该平台,全过程调度“五大行动”工作进度。

  像村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省定薄弱村“消薄”攻坚、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村干部和党员违纪违法信息等情况,平台都将实现动态评估、分类定色,精准推动工作。

  “市委提出‘十四五’时期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奋斗目标,而农村的发展与现代化先行息息相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村社换届全面完成后,基层干部能不能保持换届中激发的干事热情,关系着农村各项工作能不能得到有力落实,决定农村能不能实现先行,全面推进“精密智管提效年”活动,就是要持续掀起干事的高潮,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积势蓄能。

(责编:金忠耀、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