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必然: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

2021年02月01日08:47  来源:嘉兴日报
 
原标题:历史的必然: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船,但也许再没有一条船,像南湖红船这样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和景仰:每年,200多万名游客从世界各地汇聚南湖瞻仰这艘小小的红船,追寻红色党史,汲取精神养分。

恰逢建党百年,来南湖的人越发络绎不绝。2021年1月22日,嘉兴南湖烟雨迷蒙,挡不住八方来客。红船静卧碧波之上。有人面向红船久久伫立,有人把党旗铺展开来,重温入党誓词。

百年伟业,世界瞩目;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人们来追寻什么?怎么讲好红船的故事?这是南湖革命纪念馆馆长张宪义始终思索的问题:“要讲好红船的故事,必须把视野放到更宏大的历史中去,去追寻1921年那13个年轻人为什么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红船;要透过国家命运的变迁去看清历史的趋势,理解历史的必然。”

理想之船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单看红船外观,其实十分寻常,就是南湖上常见的画舫游船。

但如果把这艘船放到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去看,会惊讶地发现,它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竟如此密切交织。

溯洄200多年,1751年至1784年,乾隆皇帝曾六巡江南,八次登临烟雨楼,先后赋诗二十余首。然而,就在他乘船陶醉于南湖烟雨之际,他所统治的看似强盛的大清帝国,却因为闭关锁国痛失历史机遇,潜伏着衰落的危机。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派40余艘舰船越洋而来,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瓜分中国便成为列强收获颇丰的游戏。南湖革命纪念馆内陈列着一张时事漫画《时局图》,上面满纸屈辱,熊、鹰、犬、蛤蟆盘踞中国版图……列强环伺、任人宰割,九原板荡、百载陆沉,当时的中国被称作一艘“无一处没有伤痕”的破船。

“在大半个世纪里,救亡图存始终是中国人最迫切的历史使命。怎么救中国?有志之士们从未放弃过求索,尝试过各种救国道路。”张宪义说。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风起云涌,洋务派、维新派、农民起义者,各个阶层或“师夷长技以制夷”,或视死如归变法维新,或奋起抗争流血牺牲,然而,尽管一次次付出惨痛代价,这些努力却都归于失败!到底路在何方?中国不得不继续在茫茫黑夜中摸索。

20世纪初,随着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发展,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火山般爆发,一举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政体,历史功绩前所未有!巧合的是,历史行至此处,又在南湖游船上留下意味深长的一笔。

1912年,辛亥革命翌年,解除了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乘船登临南湖湖心岛,发表长篇演讲:“救中国的贫弱,使全国人民同享安乐的幸福,不再作列强侵略的俎上肉。”当时,听众云集,热泪盈眶。然而,辛亥革命的果实也很快被窃取。孙中山逝世时带着无尽遗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也宣告破产!到底有没有一条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道路?中华民族仍在寻求,在渴望,在期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给中国先进分子极大鼓舞。我们能否走俄国的路?经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洗礼,一批觉醒的热血青年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武器,高扬起社会主义革命的旗帜。

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工人阶级快速崛起,有了思想、组织上的准备,成立一个政党的条件逐渐成熟。于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时光的表盘上,总有一些耀眼时刻,标注着历史的进程。

1921年8月,就在孙中山离开南湖9年后,历史的追光再次聚焦南湖。一艘丝网船迎来一群闪耀着理想光芒的年轻人,那是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他们出身不同、性格迥异,但共同的救国理想使他们从各地赶来,相聚在红船上。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中共“一大”在红船上通过的纲领和决议,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航向,而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也开启了跨世纪航程。“在大半个世纪的救亡运动中,中国各个阶层、各个派别都试图找到救亡之路,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反复地探索,反复地实践,历史证明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这是历史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张宪义说。

这样的历史大事件总需要一个场所、一个舞台,南湖红船幸运地被历史选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承载了“开天辟地大事变”。同是当时的南湖游船,其他船的舱室篷窗内装载的只是浅斟低唱、薄醉微醺,唯有这艘船装载着清醒坚毅的救国理想,装载着东方古国的远大未来。

南湖一池清波,载浮历史命运;湖心一条红船,引领时代起航。毛泽东精辟论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信仰之船

“走什么样的道路,是因为有什么样的信仰。道路能走多远,要看信仰有多坚定。”

百年前,中共“一大”代表出了嘉兴火车站,在狮子汇渡口登船赴南湖。如今,渡口上一组人物雕像栩栩如生、耐人寻味:身穿长衫的毛泽东与董必武站着相互交谈;陈潭秋和王尽美、邓恩铭在河边等待;何叔衡、李达坐在石板凳上探讨学术问题;包惠僧、刘仁静稍在后面边走边谈;张国焘、周佛海在另一边背对阳光……无数人重走“一大”路,几乎无一例外会在这里驻足、凝神、思考。

“每年200多万游客来瞻仰红船,大家特别感兴趣的是13位‘一大’代表后来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南湖革命纪念馆副研究馆员袁晶说。

他们有的一生矢志不渝,如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改天换地,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有的为革命流血牺牲,战斗至最后一刻,如何叔衡、陈潭秋、邓恩铭;有的曾经脱党但坚持革命,如李达、李汉俊;但也有人中途背弃信仰、叛变投敌,如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

为什么同样从红船出发,人生之船却驶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几十年革命大浪淘沙,个人坚守信仰力量的强弱决定着人生命运的走向。”袁晶说,“面对腥风血雨的考验,只有那些真正信仰坚定、百折不挠的人,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推动中国浩荡前行。”

在那个年代,信仰的抉择往往就是生死的抉择。从南湖曙光到南昌起义,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伟业,需要穿越多少沧海横流、抵御多少惊涛骇浪?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才能让中国始终行驶在红船领航的壮阔航线上。

据统计,仅从1921年7月1日到1949年10月1日,就有2100多万革命者捐躯,其中可以查到姓名的烈士仅有370多万,且大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滋润和灌溉胜利之花的,是泪!是汗!是血!成长必然伴随苦难,苦难才能孕育辉煌!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并明确指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小小红船的领航,不仅是伟大理想召唤奋斗,还有伟大信仰指明航向,更是伟大精神激励前行!

初心之船

“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百年大党,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2017年10月31日,红船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嘉兴南湖瞻仰红船。习总书记说,这里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是我们党的根脉。他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为什么不能忘记初心?因为这是我们党长盛不衰、枝繁叶茂的动力源。

民心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诞生于红船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人民写在了自己旗帜之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更鲜明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成就历史伟业,关键就在于永远把人民群众作为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力量源泉。

长征途中,群众冒死掩护红军伤员、提供粮食物资,才使红军一次次化险为夷;抗战期间,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依靠“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最终打败日寇;在人民群众支持下,我们党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用先进武器装备起来的数百万国民党军队,夺取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在不平凡的202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抗击疫情,成为全球最先控制住疫情的国家,其中最重要经验仍是“人民至上”。习总书记特别指出:“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而抗疫斗争伟大实践也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之所以能成为大力士,是因为有大地母亲。小小红船之所以能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世界的激荡大潮中继续扬帆远航,还要闯过一个个险滩,征服一道道急流。“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责编:张丽玮、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