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启动2021“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绍兴活动年”

绍兴:文旅融合,不负“诗与远方”

石慧

2021年02月09日08:52  来源:杭州日报
 
原标题:绍兴:文旅融合,不负“诗与远方”

日前,绍兴首批6个红色旅游教育基地、7条红色旅游经典游线向公众发布,拉开了2021年“红动绍兴”系列活动的序幕。此外,绍兴还宣布将于今年举办以“10+X”为重点的“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绍兴活动年”系列活动,打出大禹、王阳明、鲁迅、黄酒和书法“五张牌”……新一轮的谋篇布局中,绍兴文旅融合的图景向纵深铺展,“诗与远方”的故事愈发精彩。

应对疫情,打出政策“组合拳”

“擦亮‘文化名城、东亚文都’两张金名片,是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重塑城市文化体系’目标下,集聚力量实现绍兴文旅新突破的重要抓手。”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表示,2021年,绍兴将继续锚定“重塑城市文化体系、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争创文旅融合样板地”三大目标,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最具文化标识度示范城市”。

数据显示,2020年,绍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9764万人次,同比恢复85%,实现旅游总收入1097亿元,同比恢复82.2%,恢复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早在去年2月12日,绍兴就出台了《关于应对疫情支持旅游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措施》,以3500万专项资金支持涉旅企业应对疫情;举办“政银企合作对接会”,向文旅企业授信300亿元。跨省旅游开放后,绍兴宣布拿出4000万元请游客“周游绍兴”。此外,还组织开展“美丽家乡·绍兴有约”市、县、乡三级和抖音主播网络直播互动宣推活动,抖音平台绍兴内容总“曝光量”达2156.7万人次。

“这套组合拳,在全国旅游界十分亮眼。”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评价,在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绍兴旅游的探索和实践,为全国提供了绍兴样本、绍兴模式和绍兴经验。

抓住特色,文商旅融合发展

有特色才会被需要。如何既保留文化韵味,又布局符合游客需求的商业业态,成为绍兴文旅发展的必答题。

“文化的厚度决定城市的高度。”在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会长鲁锡堂看来,在“十四五”时期,绍兴应立足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个性化、差异化定位,进行绍兴古城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抓紧做好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绍兴打造成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国际文化休闲慢城”。

如今,绍兴整体推进古城保护、利用、创新和建设,实施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古城项目群”建设,使绍兴古城形成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文化休闲旅游空间。未来,鲁迅故里步行街、仓桥直街步行街、书圣故里步行街、迎恩门水街等重要历史文脉节点将连成一片,成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新平台。

若将视野放得更辽阔些,绍兴正大力实施文创大走廊和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一廊三带”建设,以及文化产业项目“百千计划”。此外,绍兴还高标准推进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重大文化产业平台和文旅项目建设,投资超千亿元。去年,绍兴优先推进167个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并加快培育文商旅融合的千亿级文化产业集群。

擦亮“名片”,打造“研学旅游第一城”

去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消息,经过中日韩三国各自评选,绍兴高分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何俊杰认为,这是绍兴城市发展的新机遇和发展战略新的印记和符号。

如何借这张“新名片”发力?将在春节后视疫情防控情况伺机启动的2021“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绍兴活动年”,无疑是一场有力实践。据了解,活动内容将包括开幕式、公祭大禹陵典礼暨《东亚禹迹图》绘编启动仪式、第37届兰亭书法节暨中日韩书艺交流活动、纪念鲁迅诞生140周年系列活动、阳明心学大会等十大重点活动。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活动将以“文脉千年,寻梦绍兴”为主题,旨在利用书法、黄酒、阳明文化等当地特色元素,系统化、全方位向世界展示绍兴这座东方水城、历史名城的独特风采。

今年1月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全省首批15个示范级文化和旅游IP名单出炉,“跟着课本游绍兴”名列其中。

“绍兴是全国最早的游学教育基地之一。2016年,鲁迅故里成为浙江唯一入选的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何俊杰介绍,接下来,围绕打造“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推动研学旅游标准建设,绍兴将推动确定研学旅游全国标准,做实成为“中国研学旅游第一城”的目标。

(责编:王萧萧、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