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普陀山30年无重大火灾,背后有他们的功劳

蓝震、邵琦、柳申荣

2021年02月10日09:27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普陀山上的守岛人

吃过晚饭,黄路康匆忙赶回二楼的办公室,急着要和18个月大的女儿糯糯视频。这是他一天中最期待也是最放松的时刻。女儿糯糯出生到现在,只见过5次爸爸。打开视频,黄路康看到女儿趴在妻子的肩上,几次想让女儿叫声“爸爸”,但都欲言又止。一旁的妻子安慰他:“好好工作,家里我会照顾好的。”

挂了视频通话,黄路康有点失落。加入消防12年,就小孩出生那年回了趟金华老家团圆,其他时间他都选择和队友一起守岁。

“舍小家,为大家”,对消防员们来说,绝非是句空话。

1991年出生的黄路康,是普陀山消防救援大队龙树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也是一名党员。他曾因获得全国地下救援操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荣立二等功,是队内公认的业务骨干。

“舍小家,为大家”

普陀山消防救援大队所在地三面环山,东侧靠近龙山水库。

大队教导员季侠告诉钱报记者,大队成立于1991年,目前现役消防指战员23人,专职消防员8人,“和其他大队相比,这里算是舟山规模最小的一个大队。”

不过季侠说,普陀山岛上三十年没有重大火灾,有多方面原因,最重要的是离不开一代代消防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努力。

在大队营房操场,消防队员黄百林抱举着自己的女儿,满眼都是幸福。这样的欢乐时光,对黄百林来说太珍贵了。黄百林是福建三明人,2013年9月入队,一直在岛上坚守着。结婚六年,夫妻俩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这是妻子陈菲带着女儿第一次来队里过年,她也很珍惜和丈夫在一起的日子。“平时一个人在家带娃,想他的时候,就打开视频看看。有时最怕女儿生病,他不在身边,一个人带着去医院,有时也会偷偷流泪。”

陈菲给女儿起了个小名,叫“小平安”,她希望女儿平平安安,其实还有一层深意,是对700多公里之外丈夫的牵挂,“希望他和队友们出入平安。”

和陈菲交流的时候,可爱的“小平安”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顶消防员帽子,戴在头顶,举起右臂,敬了一个礼。这一幕把大家都逗乐了。

“女儿知道爸爸是消防员,每次看到消防车,或者看到有地方冒烟,她就会叫‘爸爸、爸爸’。”

再过几天,母女倆就要结束探亲假回老家。新的一年,女儿就要上幼儿园了,陈菲想把女儿一起带过来,她想和丈夫离得近一点。

一直在做可以帮助别人的事

1991年出生的李清淙,是福建漳州人。自2009年下连队分到普陀山消防救援大队,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位高高帅帅的消防员,从刚入队的一个新兵蛋子,成长为队内的骨干,把最青春的年华都献给了岛上。

12年间,李清淙不记得处置过多少起救援事件,但最难忘的还是第一次出警的样子。

沙滩上一排摩托车起火,班长带着他去了现场。他远远跟在后面铺着水带,眼看着摩托车油箱还不时爆响着。这是他第一次直面火场的危险。“那次出警回来,明白了一定要练好基本功,关键时刻才能出得了手。”这么多年下来,李清淙苦练本领,把岛上每一个消防栓、每一条线路图,都熟记于心。

和李清淙一样,2012年入队的吕黎航,是金华磐安人。因为业务出色,去年他被抽调到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的培训基地,训练新入职消防员。“努力不一定会有回报,但努力的过程,一定可以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吕黎航这番话,让“后浪”韩乐鑫也颇为认同。1998年出生的韩乐鑫,是河南新乡人,2016年入队。身边的队员说,他这几年成长很快。回想起5年的消防从业经历,小韩最满足的是得到别人的认可。2019年12月,他收到了一封感谢信,这是山东威海的一对夫妇写来的。

“其实也就一件很普通的事,看到游客崴了脚,走路很艰难,后来把他们送到了山脚,没想到收到了这封感谢信。”

韩乐鑫觉得消防这份工作的最大意义,就是一直在做可以帮助别人的事。擅长水域救援的他,至少把5个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那种满足,可能就是对这份职业的认同吧。”韩乐鑫说。

坐在旁边的专职消防员崔伟是辽宁铁岭人,曾在部队服役,去年通过层层筛选成为普陀山消防救援大队的一名专职消防员。

“出去巡逻的时候,有游客拉着我们拍照,虽然还有点害羞,但内心很骄傲。”

(责编:张帆、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