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梅花盛开的时节,金华市区婺江之畔,古城墙下,宏济桥码头,梅花竞相开放,暗香浮动惹人醉,这处新景点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打卡。
这个景点名叫“梅花晚渡”。去年11月,“婺州古城十景”评选结果发布,“梅花晚渡”榜上有名。自它诞生以来,这是第一次以最美的面貌亮相。肃穆厚重的古城墙、古码头与高雅俏丽的梅花,历史与美景在时空中交相辉映。
“梅花晚渡”因何得名?
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这还是一处很陌生的景点。甚至有一种误解:这一景点的打造,无非就是在古城边、婺江畔栽几株梅花而已。殊不知,这处景点不但能赏梅,还能怀古。
“‘梅花晚渡’四个字,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背后的历史故事至今鲜为人知。这一新景点的亮相,也为大家重温这段金华古城记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市文保所原所长蒋金治说。去年,他刚刚出版了《金华古子城》一书,该书系统梳理了金华古城千年文脉。
在“梅花晚渡”附近,有一座城门,名叫赤松门,有一个古码头,名叫宏济桥码头,蒋金治认为,后者就是古城中著名的“赤松渡”景点。唐代诗人李白在《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中写道:“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每到农历正月十四前后,赤松门石碕岩下,片片梅花飘落江上,形成一道‘花自飘零水自流’的美丽景观,赤松门也因此被金华百姓称为梅花门。”蒋金治说。
据《康熙金华府志》记载:“石碕岩,县东三里二百二十步,又名石碕头。下瞰大溪,岩下有洞。相传尝见梅花泛出,故名梅花溪,又名梅花洞……”
也有人认为,石碕岩下洞内泛出的水花状似梅花,梅花门因此得名。
至宋代,金华城最多时有11座城门,比如八咏门、清波门、迎恩门等,位于古城东南角的梅花门是名气比较大的一个。
登梅花门,南眺南山、北望芙蓉峰,曾吸引历代名人登临、题咏。南宋理学家吕祖谦登上梅花门城楼时,曾写下《城楼》一诗:“城峻先迎月,帘疎不隔风。棋声传下界,雁影没长空。岛屿秋光里,楼台海气中。登临故待晚,雨外夕阳红。”
这首诗把婺江水畔、梅花门外一番壮美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
赤松门(梅花门)虽是重修的,门边的城墙却是原有的。历经数百年,这段100多米长的古城墙上,到处都是岁月的痕迹,时至今日,金华古城城墙已不多见,这是保存最完好的一段。元明清时期,它屡次被修复。
据了解,今年1月,新景点“梅花晚渡”基本打造完成,并与市民见面。“赤松门一带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本着以史为据的理念来打造金华古城文旅融合新亮点‘梅花晚渡’,让市民和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金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蕴。”市婺州古城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余敏武表示。
朱元璋率军
在梅花门一战定乾坤
说起金华城的城墙,在历史上鼎鼎有名,可让朱元璋的部队吃了不少苦头。金华城的城墙南临婺江天险,东、西、北三面筑有城壕、护城河、营盘等设施,以铜墙铁壁、城防坚固著称。历史上曾有“铜金华”“两浙城池惟婺为首”的说法。
公元1358年,明朝开国大将胡大海带领3万多人进攻金华城。金华城的元朝守军拼死抵抗,胡大海攻城两个多月,打不下来。
没办法,朱元璋只好自己来。他亲率10万大军来攻城。
梅花门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朱元璋设计将元朝的援军引至梅花门外,集中优势兵力予以歼灭,还活捉了其先锋元帅季弥章。守城官员只好开城投降。
朱元璋占领金华后,将婺州改为宁越府,并设中书分省,完善了行政和军事机构,把金华当作傲视天下的重要根据地。
梅花门城墙下的江边,立有一块石碑:“宏济桥码头”。据记载,宏济桥码头始建于明永乐年间,道光十三年重修。
2011年,这个古码头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在东阳江南岸,至今仍保存有古码头遗址。
其实,它有一个金华人更熟悉的名字:“上浮桥码头”。码头因桥得名,乃至于桥附近的一个村庄,也叫上浮桥村。1403—1424年,由金华人袁大珍捐资始建,以铁索连接24艘木船,上铺木板而成。明清时期,上浮桥曾多次修建。直到上世纪末,新的宏济桥完工后,它才退出历史舞台。
“梅花晚渡”不仅是赏梅胜地
也是古城文脉
沿着古城墙根一路走,梅花朵朵飘落满地,一如历史长河里出现过的那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印记。“赤松门古放生池口”,这是古城墙上一块铁牌,数百年来,百姓们就在江边祈福放生。
值得一提的是,婺江边原立有一块石碑,上刻“放生处”三个大字,旁边有一批石佛造像。这里曾经是“金华古城十景”之一,名曰“浮桥浪佛”。
“历史上,梅花门外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宏济浮桥和寺庙。寺庙在浮桥北岸,民间有一个传说。”金华地方文化研究者黄晓刚说。
相传有7个僧人建了一座寺庙,不料附近民居起火,烧及寺庙,七僧坐化,百姓重建寺庙纪念他们,又在寺庙前崖石上刻佛像17尊,佛像时隐时现,水位高的时候,浪头拍打佛像,形成一种独特景观:“浮桥浪佛”。时光荏苒,婺江畔,古城边,新老十景遥相呼应,传承延续。
蒋金治表示,对于金华人来说,“婺州古城十景”之一的“梅花晚渡”并不仅仅是一处赏梅胜地,更是金华古城文脉一隅,有诗人吟诵,也有金戈铁马,连绵的城墙、巍峨的城门,伴着缓缓流淌的江水,见证这座古城的兴盛熙攘。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