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观察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今年春节期间,金华快递行业迎来了开门红,业务量继续领跑全国;年轻人注重个性化消费,年轻元素逐渐成为潮流;火热的乡村游带动了农家乐、民宿等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让金华乡间宝藏绽放光芒……
春节消费实现开门红,展现出金华经济发展的新活力。
快递量是去年同期8倍 年货占大头
春节期间,全国快递行业迎来开门红。仅除夕和初一两日,全国快递处理量就超1.3亿件,同比增长223%。国家邮政局近期公布的2021年1月快递业务量城市排名显示,金华快递行业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家住金义新区孝顺镇的李芳在申通公司所属的某转运中心负责快件扫描工作,春节期间主动报名参与值班,他亲眼见证了春节期间快递行业的火爆程度。“前些年,春节期间值班人员不多,近两年值班人员越来越多,有时候还忙不过来。”李芳说,今年春节期间,仅转运中心就有值班人员五六百人,快递业务量与平日相比不减反增。
除夕,为了配合李芳的值班时间,一家人早早地吃完了年夜饭。“春节期间,我被安排为晚班,需要准时打卡上岗。”春节期间,李芳每天晚上出门上班,第二天一大早下班回家。李芳说,初三初四两天快件量激增,一直加班到中午才下班。
李芳在扫描过程中发现,今年春节期间的快件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说,以往春节期间,投递的包裹几乎都是服装、礼品、化妆品、大件行李;而今年大多是年货,包括农产品、生活用品以及水果蔬菜、坚果等。
“今年很多人不能回家过年,很多快件估计是家人寄来的。”这是李芳从快件寄送物品中揣测出来的结果。他觉得,将这些东西及时送到收件人手中,能让他们早些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情。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给家里网购的年货。“今年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只能在网上买点年货,通过快递寄到家里。”在金华工作的山西人晓斌在网上给家里买了各类坚果、营养品,还为父母精心挑选了两套新衣,总共花了4000多元。他说,虽然远在他乡,但孝心不能无。
春节期间金华的快递行业全速运行。“春节期间,顺丰人员安排仍遵循服务优先原则,结合业务预测、疫情影响,灵活储备调整资源投入,预计每日1000名基层员工在岗。”金丽衢顺丰速运品牌管理负责人金依雨告诉记者,顺丰在金华地区的89个网点正常揽件、派件,春节期间业务量同比去年增幅为50%,主要快件也是年货包裹。她说,正月初五当天,顺丰金华地区的快件处理量同比增长100%。
市邮政管理局有关工作人员透露,截至2月17日(正月初六),金华春节期间快递行业共处理邮件快件2721.43万件,是去年同期的8倍。其中,邮件快件发出量为2523.72万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200万件;邮件快件投递量为197.70万件,是去年同期的5倍。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金华旺盛的网购经济活力。
穿着汉服上街、拜年
穿新衣,戴新帽,喜气迎新年。原本,新衣服是年货必买产品之一。可近年来,人们新年买新衣的观念渐渐淡了。特别是当下年轻人,他们开始注重个性化消费,一些新的消费领域应运而生。
“现在生活条件好,新年买新衣的时代早就过去了。”今年30岁的盛丽池认为,如今时代不同了,人们随时随地都有新衣服穿,买衣服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节。
盛丽池坦言,她以前很爱买衣服。“以前买衣服总会挑有牌子且价格贵的买,后来发现很多衣服穿在身上其实并不适合自己。”她在整理衣柜时发现,很多衣服只穿过一两次,有的买来后很久了却连吊牌都没扯掉。
这些年,盛丽池开始在买衣服上做减法,她渐渐明白只有适合自己气质和个性的衣服才是最好的。“其实衣服贵精不贵多,平日里经常穿的就那么几件。”这几年,盛丽池开始根据自己的个性挑选衣服,如果商场、网上都买不到,她便会去工商城定做。在她看来,虽然衣服越买越少,但品质越来越好,气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记者在工商城走了一圈,发现定制衣服的商店不少。“以前都是一些中年人来定做衣服,现在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一家裁缝铺店主告诉记者,为了跟上潮流,他还专门在网上学习了时下流行的剪裁方法,“有时候顾客还会自己带图样或照片来”。
此外,汉服逐渐走俏。从金职院艺术设计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后,屠佳翠便在金职院西门的金湖创客汇租了一间办公室,成立了一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原本,屠佳翠制作汉服只是出于兴趣,却没想到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商机,之后便专门从事汉服的设计制作。
“春节前后,已经连续接到了400多个汉服订单。”屠佳翠说,汉服主要分创新类和复古类两大门类,虽然服装形制上都沿袭古代模式,但是每件汉服都是根据顾客需求设计的。在她看来,创业只是其一,她还希望为汉服文化复兴做点事。
“现在,我每个季节至少购置一套汉服,周末经常穿着上街。”在市民刘月眼中,穿汉服与穿其他现代服饰并没有区别。今年春节,刘月从屠佳翠处定做了一件明代服饰“金吼吼”套装,穿着走亲访友,获得了大伙儿的一致好评。
“汉服是中国的传统服饰,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让它重新走进大众视野。特别是春节期间,应该给汉服一些展示的空间。”刘月说,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汉服。
剧本杀成聚会新潮流
牛年春节,哪些行业是你没听说过,却闷声发大财的?答案是,迎合新一代年轻人习惯的“新经济”。
比如,正月初四就被@人民日报官微点名,以“剧本杀成过年聚会新潮流”推上热搜的剧本杀。微博说,在不少95后00后的眼里,剧本杀成今年过年娱乐首选。这项新游艺是集角色扮演、推理、查证等元素为一体,实景还原的沉浸式体验……
今年春节期间,市区大大小小的推理馆、侦探社、探案堂的剧本杀门店大都照常营业。2月18日晚上8点,市区某推理馆里,5个不同主题的房间中,30多名年轻人正在玩剧本杀,这已经是当天该店接待的第二批客户,累计客流超70人。
该推理馆合伙人方清醒告诉记者,从除夕当天开始,7天小长假店里顾客不断,整家店5个房间,每天累计要接待10场。7天小长假结束后,店里生意依然不减,“下午以大学生为主,晚间各个群体的年轻人都有”。
方清醒所在的推理馆是去年8月开业的,也是市区较早专业经营剧本杀的游艺场馆。去年“十一”小长假,他们经历了第一次人气爆棚。“平均每天都能有五六千元的进账。”他介绍,玩剧本杀的大多是18~30岁的年轻人,也有一部分初中生。
方清醒说,剧本杀的火爆,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最主要的就是,抓住了年轻人的需求,精准定位,而且年轻化元素也越来越多。”
除了剧本杀,刚刚落地金华的自拍换装馆也是备受年轻人青睐的春节“新经济”大赢家。去年12月新开业的武义自拍换装馆店主小乐告诉记者,该店自年前就开启预约,正月初二就开始营业。“我们店的营业模式是预约式的,一般是提前两天就要约了,小长假期间每天上午8点到晚上10点几乎不断档。”
小乐说,她已经开始考虑,在春节后扩张场地建设实景拍摄地或开设分店。“得年轻人得市场,这是趋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年前颇为火爆的“轰趴”。在市区经营了5年轰趴馆的负责人小沈告诉记者,今年春节,轰趴馆的生意不升反降,“7天小长假接待了3单”。往年,生意最好时每个月几乎天天都能接待30多场,如今数量直线下降。
究其原因,小沈认为,除了轰趴馆数量增多这一原因,剧本杀、换装自拍馆等一系列专业化、精细化游艺项目的出现无疑形成了巨大竞争。“新经济”更新迭代速度快,经营者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潮流不被淘汰。
从汉服造型师、密室逃脱剧本设计师、“轰趴管家”到电竞顾问、收纳师、宠物托管师等,这些就业新形态打破人们的传统印象,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新宠。
乡村游回暖
“旅游恢复后,乡村游当然是首选。”这是义乌市民郑娟疫情发生后第一次带着家人出门旅游,今年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按捺不住踏青的愿望,她把目的地对准了乡村。“入住民宿能更好地体验到乡土文化,很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郑娟是90后,今年是她工作的第7年。除了2020年受疫情影响,工作后的前五年,郑娟每年春节都会带着父母“旅游过年”,一家人定下了“一个年游一个国”的“环游世界”小目标。虽然今年计划被打乱,但民宿乡村游还是给了他们不小的惊喜。
“我们选择了浦江、武义的两家民宿,分别住了两天。”郑娟说,因为是自驾游,出行很方便,慢节奏的休闲之余到附近乡村走走看看,农村年味和村民的淳朴让他们感到温暖。而且,民宿主人的招待与高端酒店完全不同,服务周到但更显亲切、自然。
郑娟的妈妈此前一直比较追捧标准化的酒店住宿,这次民宿之旅打开了“新大陆”。而且,家人发现,原来金华乡间的民宿宝藏这么多。
“民宿”两个字自带温柔的光芒,它不仅仅是游客旅途中的一处住所,更是游客体会当地风土人情和生活文化最好的方式。每一处民宿,都有着当地的别样味道。
“金宿级”民宿武义一水间负责人詹丰勇说,春节期间,这家拥有25间客房的民宿收益达到近30万元。从正月初二到初六,房间几乎天天满房。
“喜欢民宿,是因为它小众,有不一样的情调,而且每家民宿的设计、场景都不一样,可以体现主人的文化,融入当地的生活……一草一木似乎都更有人情味。”詹丰勇说,这也是最为吸引游客的。“这几年,包括景区、乡村、民宿、特产等在内的文旅产品与时俱进,服务与产品品质高,口碑好、返客率高,相互促进,带动消费增长。”
武义一水间的最大客单流量来源于专业旅游预订网站,不仅有稳定的回头客,新客量也很大。詹丰勇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民宿经营、服务的品质,使得相关网站、App上的好评率高,进而带动新老客源不断。
这样的增长也带动了周边乡村游的火热,同时民宿热持续升温。詹丰勇介绍,以武义为例,目前已经成立本地民宿行业协会。如今全县已经有六七十家民宿,而且普遍品质优良,在今年春节期间都有不俗的表现。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