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4!这是2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发布会上,杭州市余杭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国旅游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余杭文旅融合指数”。
这个以余杭为样本构建的国内首个区县级文化和旅游融合指数测评指标体系,将客观反映文化和旅游融合现状,精准评测文化和旅游融合效果,更好指引文化和旅游未来发展。
2020年,余杭地区生产总值3051.61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825.9亿元及441.1亿元,共接待旅游总人次2323.44万人次,恢复到上年同期91.63%;旅游总收入284.19亿元,同比增长0.25%。
基于高质量的经济基础,余杭成功创建为浙江省首批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浙江省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区,文旅项目投资列全省第一,获评“浙江省文旅融合十佳区”。而此次构建文旅融合指数体系,既是余杭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定位,也是推进改革创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而具有前瞻性的产业谋划。
以用户视角即居民和游客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获得感为衡量标准,余杭构建以消费侧为主体、供给侧为矫正的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指标体系,从供需侧综合评测余杭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水平。
“我们的指数构建重点参照的是国际通行的满意度测评体系和中国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具有可靠的技术支撑。”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以指数为统领,把居民和游客获得感、产业融合度、行业治理现代化等定性概念转化为可统计、可分析的定量指标,较为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区域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和市场影响力,刻画出文化和旅游融合精准评价的“全景图”,为文旅融合精准施策提供有利依据,较好地解决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评价指引难题,实现“余杭指数,全国可比”的示范效应。
经过综合测算,得出余杭文化和旅游融合指数为81.64。这个数字可以说明,余杭本地居民对本地文化发展的总体满意度、本地文化的旅游经济带动效应、旅游促进本地发展等方面的评价,均要高于一线城市和直辖市水平。
眼下,余杭将围绕落实浙江省“重要窗口”和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建设要求,以余杭文旅融合指数为指引,坚持以“文旅融合体系建设”和“世界文化遗产IP建设”的“T”字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强化全产业链融合,推动余杭文化和旅游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融合发展。(王丽娟、白赟、姜明菁)
守在西湖断桥边 人看风景我看人 “大家尽量往里面走走,不要站在桥边,注意安全!”新年伊始,杭城阳光明媚,西湖断桥边游人络绎不绝,不时传来略带沙哑的嘶吼声,杭州西湖景区公安分局岳庙派出所断桥执勤点民警陈宗耀扯着嗓子一遍遍来回于断桥两端,提醒着熙熙攘攘过往的游客。 …【详细】
2月15日,浙江省二建的工人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人民网 章勇涛摄
宁波镇海:坚守一线 推进民生项目建设 2月15日,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湾塘岚山安置地块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钢筋绑扎、砼浇筑、搭架支模等工序井然有序开展。200余名建设者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汗水,用劳动迎接新春。 据悉,该项目是宁波市重点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近2000户居…【详细】
2月13日,游客在前童古镇观看花灯。人民网 章勇涛摄
宁波宁海:乐享假日 古镇年味浓 2月13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前童古镇推出民间艺术表演、舞狮舞龙、民俗体验等活动。不少游客前来游玩,享受快乐假日。(张丽玮)…【详细】
夫妻双双在“浙”里过年 “孩子们啊,爸爸妈妈今年过年就不回家了。你们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今年,在浙江宁波翔鹰中央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工作的刘顺利夫妇没有选择回到老家河南商丘,只能通过视频电话和家人线上“团圆”。 “往年,腊月二十六…【详细】
《领导留言板》2020年数据报告出炉,浙江省留言回复量同比增长196.5% “感谢,第一时间予以解决。”“人民网及诸暨市市监分局的同志辛苦了。谢谢你们!”“好评!谢谢领导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日前,人民网记者对2020年《领导留言板》浙江省各地市网民留言办理情况进行梳理,看到了不少网民的暖心赞语。 人…【详细】
浙商银行亮出系统性金融扶贫成绩单 近日,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企业精准扶贫综合案例50佳”中,浙商银行名列其中,成为唯一入选的浙江企业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作为一家“00后银行”,是如何在兼顾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详细】
2月8日,来自塞拉利昂的佳维(左一)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写春联。人民网 章勇涛摄
杭州:就地过年 感受欢乐“中国年” 2月8日,新春纳才“农家走亲”活动在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永安稻香小镇举行。10余名来自人工智能小镇和5G创新园的中外人才留杭过年,参与写春联、体验非遗等活动。(王萧萧、王景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