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义亭镇一处农田里,农民忙备耕。钱旭升摄
建设万亩粮食生产区
连日来,义乌市义亭镇政府与宋都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在缸窑村和陇头朱村的田间地头奔走,筹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工作,以保障春耕备耕顺利进行。这标志着由双方携手打造的我省首个万亩绿色粮食生产功能区正式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据介绍,万亩绿色粮食生产功能区位于义亭镇缸窑村、上胡村、陇头朱村、何店村、前屋村和江岸村等田地范围,形成以国家级文化古村落缸窑村为中心的万亩现代绿色粮食生产功能区。
万亩绿色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面积1.3万亩,一期面积3000亩,围绕“稻鸭共作”绿色有机稻田生产模式,开展油菜籽和绿肥紫云英轮作。在强化水稻种植的基础上,套种有关豆类和薯类等杂粮,将年生产稻谷8450吨、油菜籽2500吨、麻鸭20万只、鸭蛋4000万只等绿色有机健康农产品,年产值约8000万元。
去年9月16日,义亭镇政府与宋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春节前,双方举行了土地流转签约仪式,同时还就粮田管理、粮食生产等事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们首期启动的是600亩功能区核心体验区示范区,同时抓紧进行的还有上胡村1400亩耕地的流转工作。”义亭镇农业农村办主任龚洪建说。
除了紧扣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万亩绿色粮食生产功能区旨在探索一条古村落复兴与现代农业的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义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龚旭伟表示,通过万亩绿色粮食生产功能区这条“纽带”,该镇将持续深度挖掘沿途古村落的文化。“农业变风景,土地变黄金。”龚旭伟说,缸窑村的陶艺文化、上胡村的古越文化、陇头朱村的耕读文化等将进一步进入大家的视野,由此带动相关村集体、农户共同致富,促进现代农业与古村落复兴联动,全面建设城乡融合、生活美好的美丽乡村。
蔬菜大棚春意浓
年味还未散去,春耕已然到来。昨日,走进东阳城东街道单良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见一棵棵辣椒苗、茄子苗已经冒出了头,一片片翠绿映入眼帘。翻土、播种、浇水、施肥、覆土……初春的阳光铺洒在田地上,农户们分散开,每人间隔两三米,紧锣密鼓地忙碌着,不负春光、不误农时。
单良村地处东阳城郊,其最大的优势、最厚实的基础就是农业。据了解,单良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现有农户57户,分别来自东阳、磐安、安徽、四川等地。今年春节,其中55户农户选择留在单良村过年,并从正月初一就开始春耕备耕工作。
连日来,农户们种植的均为夏季菜,有西红柿、茄子、辣椒、丝瓜、苦瓜等20种蔬菜。这段时间,除了栽种秧苗,农户们还要进行平整土地、松土、凿排水沟等工作。同时,该村两委干部还主动帮助农户做好春灌、耕种和联系蔬菜销售渠道等服务,帮助农户开好春耕备耕“局”。
有着20年种植经验的单德龙是单良村绿茵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是村里的蔬菜种植技术员。近年来,在专家和技术员的帮助下,农户们都开始学习科学生态种植。“在种植过程中,一些农户也会自行摸索。”单德龙说,如今,农户们都用上了蔬菜种植新装备,撒复合微生物生态肥料,还安装了滴灌、喷灌系统等,进行高效绿色种菜。经过科学生态种植的蔬菜不仅绿色无污染,而且品相诱人、质优价廉,吸引了东阳、义乌、杭州等各地蔬菜批发商前来收购。
送早稻种子上门
立春一过,春耕开始,义乌上溪镇农业农村办即开展“两问”大走访,深入推进“三服务”,解决种植户难题,备战春耕。
“真的非常感谢你们,这下不愁买不到早稻种子了。”2月21日,上溪农场负责人王关祿对上溪镇农业农村办农技员金晨昊表示感谢。
上溪农场位于上溪镇苦竹塘村,水稻种植面积为78亩。由于去年灾害性天气影响,部分地区早稻种子紧张,王关祿正发愁无法大批量采购早稻种子。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镇农业农村办迅速联系市农业农村局,帮助对接种业公司,将2500公斤金早09早稻种子送货上门,还带去了“使百克”等种子消毒药剂,解决了农场的燃眉之急。这批早稻种子将在3月底播种,7月份收获。“今年肯定会有好收成。”王关祿信心满满。
为了保障春耕,后续上溪镇还将送农技下乡,由专业技术人员入户开展农业技术指导,确保高质量开展春耕备耕,持续推进农业发展。
送技术到田头
近日,兰溪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来到永昌街道种粮大户姜跃军的农场,宣讲农机购置优惠政策,指导物资储备工作,推广机械抛秧技术,为姜跃军送去了“及时雨”。
姜跃军告诉记者,去年他新购置了水稻直播机,本来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没想到,春节刚过,农技专家便下到田间地头。
“农技专家深入一线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我们的发展信心。目前,我们农场已经订购了500公斤早稻种子,接下来将尽最大努力种好粮。”有了农技专家保驾护航,姜跃军干劲十足,准备趁着天气晴好调试和检修家里的直播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为春耕播种作准备。
一年之计在于春。兰溪立足“早”字,精心谋划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做到技术指导早落实、农用机械早作业、物资供应早到位,为新一年农业生产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下一步,兰溪农业农村局将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统筹协调,深入了解农业企业、种植户的春耕生产需求,为春耕备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去年,该村还创新销售模式,加强与城区多个小区合作,采用“订单式”服务,将刚摘下的蔬菜送上门。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