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企业总量突破1300家

浙江桐乡:勇攀高峰争一流

宋彬彬、魏衍方

2021年03月01日11:21  来源:浙江日报
 
原标题:桐乡:勇攀高峰争一流

百花地面,枕水江南。

浙江桐乡与水共生,千百年来,悠悠运河水,滋养了两岸一代又一代桐乡人,他们善于“无中生有”,坚韧而灵动,不断书写新的传奇。

“十三五”以来,桐乡始终牢记“建设好乌镇,发展好桐乡”的殷切嘱托,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桐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桐乡成功获评省文明市,在中国工业百强县的排名从第63位提升到第34位,两次获“美丽浙江”建设优秀市和治水“大禹鼎”,“三治融合”桐乡经验还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度,桐乡还被评为浙江省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2.98亿元,成为全省第9个千亿县市。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桐乡昂首阔步,迈向新的征程。桐乡坚决扛起展现高标准承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桐乡担当、谱写“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桐乡篇章、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桐乡路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桐乡实践、打造党员干部队伍现代化桐乡样本这“五大历史使命”,奋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更高层次改革开放、全面提升“风雅桐乡”文化软实力、城市品质和能级提升、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同富裕、打造现代化治理体系上实现新的重大跨越,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先进制造基地、诗画水乡典范、旅游人文名城、网络智慧强市筑基,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筑牢发展基石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中国巨石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百亿工程项目现场,数百名建筑工人加班加点紧赶工期。平地起高楼,这里将崛起一座崭新的智能工厂,生产满足5G通信、智能汽车等新兴产业的高端玻纤产品。

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更显张力。去年,巨石重大创新项目达到79个,较上年增长1倍以上。8月份发布的E9超高模量玻璃纤维,有效填补世界玻纤行业的空白,引领企业在行业内持续领跑。

窥一斑而知全豹。中国巨石从作坊式小厂到世界玻纤领军企业,再到拓展出智能制造基地,展现桐乡先进制造业版图不断扩容提质的趋势。

近年来,桐乡突出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先进制造基地”建设纵深推进,产业发展竞争力得到充分彰显,“总部在桐乡、基地在浙江、资源在国外、市场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初步形成。

头部企业持续领跑。桐昆集团化纤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列入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名单;新凤鸣集团研发经费突破10亿元,一举拿下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华友钴业通过全球布局和坚持科技创新,成功在疫情期间实现公司利润逆势上扬,预计2020年全年净利润超过10.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0倍。

企业活力不断增强。经过长期的积淀与发展,桐乡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活跃局面,“标杆企业”成为桐乡企业家精神的实力名片,尤其行业巨头矢志创新,蹄疾步稳,稳坐业内头把交椅。嘉兴现有8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桐乡独占7家。而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共5家,这项指标列全省县(市、区)方阵第一。桐昆、新凤鸣、振石、华友钴业等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巨石集团还捧回中国工业大奖。

优势产业勇立潮头。制造业一直是桐乡作为工业强市的立市之本,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以化纤、玻纤、纺织等为核心的块状产业,支撑着桐乡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化纤产业为例,主要集聚在洲泉镇,去年该镇化纤产量达到600万吨,实现化纤产业规上产值351.4亿元,占全省化纤产业产值比重由2015年的14.9%提升至15.8%。去年,桐乡通过实施“先进制造业提升行动”,前沿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时尚产业等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62.7%,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获省政府激励表扬。

新兴产业持续集聚。地处桐乡南面的桐乡经开区,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湾谷科创小镇悄然间拔地而起,今年5月有望开园;徐工集团布局的港宁机械项目投产在即,打造先进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预计年产150台机械设备。随着大批先进制造项目扎堆落地,打造先进制造基地的底盘更扎实,去年桐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历史性突破,迈入千亿GDP大关,桐乡经开区还跻身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价前三位,获评全省利用外资“十强”开发区、省级美丽示范园区等。

新征程新作为。站在“十四五”规划开局的新起点上,桐乡要深入实施“1388”产业链提升工程(即构建1个体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先进制造产业体系;瞄准3大领域:千亿基础链、百亿特色链、新兴未来链;壮大8大产业链:前沿材料、智能汽车、智慧安防、智能计算、冠军企业、高端装备、时尚产业、工业互联网;紧抓8项重点行动:精准招商、项目推进、存量更新、双链畅通、品牌铸造、科技创新、双高引育、数字赋能),加快打造千亿级前沿材料和时尚产业两大优势产业集群、500亿级数字经济和高端装备两大新兴产业集群,巩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地位。

激发内生动能

争当全省数字化改革排头兵

桐乡乌镇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坚持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将“耳目一新、刮目相看”评价作为持续向上的动力,数字经济鲜明特征得到充分彰显。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桐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从544家增长到近2500家,规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从54亿元增长到158.8亿元,累计“上云”企业数从12家增长到6650家。

近年来,桐乡还紧紧围绕打造县域数字化转型标杆,秉持“数据共享、数字为民”理念,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按照“整体智治”现代政府理念,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等加速推进,便民利民。当下,基于数字化的生活服务正以空前的速度改变着每个桐乡人的生活。

“真是太方便了,不用回户籍地就把宝宝的出生户口登记办好了,省去不少时间。”桐乡市民王婉婷长期在湖州市南浔区工作生活,生完孩子原本要回桐乡上户口,桐乡与南浔互设嘉湖一体化通办专窗后,她只要就近在南浔区练市镇便民服务中心即可办理,省去了不少麻烦。

桐乡南浔地域相连,往来频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两地定居或工作的市民有近万人。为方便群众办事“就近办”,去年以来,桐乡市政务数据办以嘉湖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加强与南浔区政务办对接,建立协同服务机制。两地互设实体化政务通办专窗,率先全省推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一体化政务通办服务。在新开通的专窗,两地居民可以异地办理医保、社保、车驾管、残疾人服务、“一件事”联办等七大类近百项事项。

打破数据壁垒,实现群众少跑腿。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牵引下,桐乡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的所有事项,基本实现100%网上办理。通过互联网学校,全市11万师生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凭借完善的“互联网+医疗”体系,远程手术、在线问诊等广泛应用,老百姓即使在家里也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除了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外,智慧交通、智慧养老、未来社区的建设,让城市更加聪明、更有温度。

随着“网络智慧强市”建设纵深推进,桐乡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政务服务“一网办”“一证办”“一窗办”实现率达100%,掌上办公(浙政钉)日均活跃率指标全省并列第二,数字化改革建设经验在《领跑者》刊登。在赛迪营商环境百强县(2020)榜单中,桐乡营商环境评价列全国第21位。整体智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成功获评2020年中国领军智慧县级城市。

好风凭借力。日前召开的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对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对桐乡而言是全新的机遇,桐乡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数字化改革大有可为,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桐乡有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础和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一定要增强信心,用行动交出高分答卷。同时,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理解、思考谋划、创新实践,努力在全省数字化改革进程中展现出更耀眼的桐乡亮色,争当全省数字化改革排头兵。

提升文化内核

建设现代化人文名城

“第三届丰子恺散文奖”日前揭晓,短短3个月,桐乡收到海内外作者投稿散文6465篇,与前两届相比,实现量质齐升的喜人态势。以文会友,子恺先生作为综合艺术大师级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以赛为媒,先生故里石门湾以及桐乡也因赛事而吸引全球目光。

桐乡人文渊薮,运河水流淌不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了茅盾、丰子恺等一大批名人巨匠。

植根深厚的文脉,桐乡市委、市政府把“建设人文名城、打造风雅桐乡”确定为桐乡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以“大文化”的理念来诠释“大风雅”,以全域全员全覆盖的大格局来打造“风雅桐乡”。特别是2018至2020年,桐乡实施了建设人文名城打造风雅桐乡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擦亮“风雅桐乡”金名片,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名人场馆加快迭代升级。近年来,借助“风雅桐乡”建设的东风,桐乡修复、重建了茅盾、丰子恺故居等一批名人纪念场馆,高标准建成丰子恺漫画馆、木心美术馆等一批以名人命名的多功能活动场馆。精心打造桐乡文化地标,总投资1.85亿元打造的图书馆新馆(陆费逵图书馆)建成使用,丰子恺艺术中心也在美丽的凤凰湖畔破土动工。

最是书香沁人心。2018年,桐乡以“中国书业先驱”陆费逵之名,在城市黄金地段启动伯鸿城市书房建设,打造覆盖城乡的“十分钟阅读圈”。第一个亮相的凤凰湖城市书房,每月打卡人数达到2万人次。如今,以陆费逵图书馆为基点,辐射城乡11家图书分馆、16个伯鸿城市书房、48家伯鸿乡村书屋、48家伯鸿书屋,年接待读者超250万人次。

悄然间,“伯鸿”阅读品牌融入百姓生活。伯鸿讲堂(桐乡)是桐乡携手中华书局开设的高层次高规格的全民公益讲座,曾邀请王蒙、康震、李伯重等名家现场授课,现场听众累计达万余人次。桐乡还成功举办四届“伯鸿书香奖”特色品牌活动,真正让经典走进大众,让阅读成为时尚。

最是文化能致远。这5年,随着“旅游人文名城”建设纵深推进,“风雅桐乡”文化自信得到充分彰显。桐乡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市,乌镇旅游成为全国样板,县域旅游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5位,运河文化、名人文化、古镇文化、互联网文化成为桐乡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先进文化的鲜明特征,“风雅桐乡”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文化名片。

最新出炉的《建设人文名城 打造风雅桐乡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桐乡将通过全面实施“1898”工程,开展全国文明城市、书香城市、国际化品质城市、品牌文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标杆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和文化产业名城创建,培育打造一个城市文化品牌,提炼推广一种城市人文精神,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文体设施及一批公共活动空间,持续打造一批文化活动品牌,组织创作一批文化文艺精品,推进实施一批文旅体数字化项目和全域旅游重点项目,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平台,每年实施八项重点项目,全方位推进人文名城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化气质的风雅桐乡。

增进民生福祉

打造美丽幸福新桐乡

暖阳下,波光粼粼,水草悠悠,鱼翔浅底,春日的凤凰湖美不胜收。刚刚过去的春节,平均每天有4万人次打卡,单日峰值突破6万人次,创下凤凰湖开放以来最高纪录。

天更蓝,水更清,空气变优了,生态环境改善了,这是近年来桐乡市民最直观的感受。

这5年,随着“诗画水乡典范”建设纵深推进,桐乡生态宜居之美得到充分彰显。桐乡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提升城乡品质,不断优化生态环境,PM2.5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实现嘉兴地区首个国控断面Ⅱ类水,两次获“美丽浙江”建设优秀市和治水“大禹鼎”,跻身全省首批、嘉兴唯一省大花园典型示范县(市),桐乡正逐渐成为人人向往的“百花地面、枕水江南”。

移步皆是景,满目好风光。桐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通过匠心雕琢品质城市,立体描绘美丽乡村,全域提升环境生态,加快打造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人与自然美美与共的江南诗画水乡之城。

随着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在之江大地吹响号角,桐乡打造出一批既具“颜值”又有“气质”的美丽城镇。9个创建镇共计135个项目全面实施,累计完成投资27.97亿元。其中濮院镇、乌镇镇率先通过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考核验收。

漫步城乡,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园”遍布街巷,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点靓”乡村。在子恺故里石门镇,一条总长16公里的美丽乡村精品线“果菊飘香子恺路”,让人既感受到乡村产业的兴旺,又能体悟丰子恺先生笔下的乡愁。

乡村变美了,城市更有品位。为高质量推进主城区开发建设工作,桐城委(桐城集团)以“东部打造亮点、北部拓展空间、西部完善功能、中部有机更新、南部产城融合”为总体思路,以每年实施超100个项目、投资超100亿元的热度与速度,全力将桐乡主城区打造成为“国际水准的品质之城、江南韵味的文明之城、生活美好的幸福之城”。通过3年的努力,桐乡主城区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发展态势,城市的大气、水的灵气、绿地的生气,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变成了现实场景,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都能感知到“小确幸”。

此心安处是吾乡。

桐乡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办实事、惠民生、增福祉。持续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教育优质化、均衡化水平继续领跑嘉兴,“学在桐乡”的美誉度大幅提升,医共体建设全省领先,健康城市、智慧养老全国示范。“平安桐乡”实现十五连冠,夺得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获评省社会治理十佳县(市、区),“三治融合”成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善治名片。

美好生活追求无止境。“十四五”期间,“美丽幸福新桐乡”建设将继续朝纵深推进,桐乡将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在城市品质和能级提升上实现重大跨越。进一步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全面深化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全域秀美的格局基本形成,主城区常住人口超55万,全市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68%,人才资源总量超过30万人,加快由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成为“美丽桐乡”品质样板。

此外,桐乡还要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同富裕上实现重大跨越。建成10分钟教育服务圈、文体休闲圈、健康医疗圈、社保事务圈、养老关爱圈等基本公共服务圈,推进数字生活新服务标杆县建设,率先实现更高水平的均等化公共服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努力成为幸福美好民生样板。

(责编:张丽玮、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