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群众话”唱“百姓曲”

一言

2021年03月02日08:35  来源:丽水日报
 
原标题:说“群众话” 唱“百姓曲”

春节期间,一位曾参与驻村帮扶的朋友跟笔者分享了工作“心得”。刚驻村那会儿,他也是“水土不服”。后来,他学会了当地“土话”,沟通交流便顺畅了,与村民的“共同语言”也多起来,工作更好开展了。朋友的经历再次印证了“语必关情方入脑,话须通俗才传远”之说。

想要做好群众工作,就得学会说“群众话”、唱“百姓曲”、谈“民生理”。毛泽东指出:“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在湖南农民运动时期,针对中国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和半文盲占绝大多数的实际,毛泽东提出夜校讲课一定要通俗易懂,讲农民一听就懂的话。如讲打倒帝国主义就说“打倒洋财东”,在阐述群众路线时,讲到“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些针对工农特点的极其鲜明而朴实的语言,很容易为工人、农民所接受,也有效地传播了革命思想。

群众语言有其特有的感染力、亲和力,善于使用群众语言,做起工作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现实中,有的年轻干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说话不“接地气”;有的干部异地工作不会说当地方言土语,加之本就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不会说群众话,与群众交流往往“打折扣”,甚至闹出“鸡同鸭讲”的笑话。曾有媒体报道一位年轻扶贫干部到贫困户家中核实帮扶情况,用普通话文绉绉地问:“老乡,你享受住院‘零支付’政策了吗?”贫困户听后一脸茫然。幸好随行的村干部急忙“翻译”:“老辈子,小伙子问你住院掏钱没有?”贫困户这才听明白。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有些党员干部不会说话,主要表现在:与新时代群众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可见,干部与群众沟通最基本的就是要使用明白易懂的词汇,多站在群众的立场,说让群众听得懂的话。

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一种能力。说好群众话,首先态度要诚,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多走访多调查,虚心拜人民群众为师,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众语言。其次说话要真实,少一些“官腔”“套话”,多一些“土话”“贴心的话”,用带着“土味”的白话把话说得入情入理,让大家一听就明白。此外还要多做“暖心的事”,要尽其所能、尽其所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同,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责编:张丽玮、王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