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基层村社团队

“桐乡十条”探索村社干部全链条管理新路径

周志鹏、郭旭阳、魏衍方、徐潇卓

2021年03月05日08:40  来源:嘉兴日报
 
原标题:“桐乡十条”探索村社干部全链条管理新路径

虽然履新浙江桐乡市石门镇殷家漾村党总支书记才3个多月时间,但是“85后”的毛亚伟对于如何当好一名村党组织书记早已胸有成竹。“殷家漾村是远近闻名的蜜梨之乡,蜜梨这项‘甜蜜产业’已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和强村富民产业。”毛亚伟计划着,通过抓实“甜蜜”党建、做强“甜蜜”产业、开创“甜蜜”生活等举措,力争在五年内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突破千万元大关,真正让“甜蜜”成为殷家漾村极具特色和辨识度的金名片。

毛亚伟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桐乡市级兴村(治社)名师、石门镇春丽桥村党总支书记张卫兴的“传帮带”。去年以来,张卫兴作为毛亚伟的“结对导师”,帮助该村配优配强“44个三小组长+18个微网格长”的骨干队伍,并为殷家漾村新任班子“开门一件事”提供指导,打造殷家漾“甜蜜”品牌,助力毛亚伟尽快适应角色、积累经验,推动殷家漾村驶入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导师帮带”助推新老传承接力,成为年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成长的“加速器”。桐乡发挥16名市级兴村(治社)名师的“传帮带”作用,每位名师结对1至2名“85后”书记或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制定帮带计划、开展跟班实训、指导重点工作、定期谈心谈话等形式开展结对帮带,帮助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更好地成长。

“通过换届,选优配强村社干部是第一步,更要抓好素能提升、日常管理,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大作用。”昨天(3月4日),桐乡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扎实做好村社换届“后半篇”文章,通过开发村社干部智慧管理系统、打造“耕耘者说”讲堂、建立“导师帮带”机制、建立“歇职教育”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出台“荣退八条”等“桐乡十条”,积极构建村社干部“全链条”管理体系,奋力打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基层村社团队。

为落实数字化改革要求,加强村社干部智慧管理,桐乡市开发运行村社干部智慧管理系统,对村社干部的“选管育考”形成了“整体智治”体系。据了解,该系统搭建了村社干部信息维护、线上备案管理、重大事项报告、大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对桐乡全市村社干部队伍优化调整、村社换届情况、后备梯队建设、村级发展等进行研判,实现了该市217个村(社区)1600余名村社干部(后备人才)信息“一图管理、一键分析”。

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从田间地头奔向领雁学堂,在“耕耘者说”讲堂上当“主角”,通过“书记说给书记听、书记做给书记看、书记跟着书记学”的新模式,让大家受益匪浅。“这样的讲堂,不仅是展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自身能力的平台,更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深入开展工作交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好的舞台。”洲泉镇石山头村党总支书记李纯洁说,该村两委班子将以坚不可摧的“石性”扛起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把石山头村发展的“高速路”铺宽、铺扎实。

(责编:郭扬、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