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莲飞:分级销售提高果农收入

沈海洲

2021年03月08日08:48  来源:台州日报
 
原标题:蔡莲飞:分级销售提高果农收入

因为村里有位水果销售能手蔡莲飞,台州市黄岩区平田乡黄溪村的村民一直不为卖果而发愁,漫山遍野的枇杷、杨梅没出村口就找到了销路。

快人快语的蔡莲飞是黄溪村的妇女主任,台州临湖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每年经她手卖出去的枇杷有15万斤,杨梅有25万斤,销路遍布杭州和上海、广东等地。

偶然的尝试

黄溪村的地形很立体,从长潭水库岸边一直延伸到海拔700米的山尖。靠山吃山,山地里的枇杷、杨梅一直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20年前,村民的水果一直是卖给罐头厂做原料,虽说罐头厂对水果品质并不挑剔,但是卖不起价格。

2004年,平田乡妇联动员乡村妇女创业,当时就是村妇女主任的蔡莲飞说干就干,联合了村里6位妇女,流转了100多亩土地,成立了台州市临湖水果合作社。“临湖”是因为这里的果树都面朝长潭水库。

尽管第一次办合作社,但蔡莲飞的思路很清晰,通过对果实进行分拣分类,实行优质优价。“以枇杷为例,没有分类的只能卖2元一斤,而精挑细选出来的特级果,能卖到25元一斤。”蔡莲飞说。

财富的示范效应很明显,品质好、才能效益好的观念一下子深入人心。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一方面扩大果树的种植面积,一方面努力提高水果的品质。

“现在村里见缝插针都种上了枇杷与杨梅,每户村民一年卖水果的收入平均都有五六万元,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蔡莲飞说。

距离产生效益

作为合作社的当家人,销售是最费心思的。一开始,蔡莲飞将水果运到黄岩、路桥销售,渐渐地往新昌、嵊州销售,现在主要的销售区域是杭州与上海。

为什么越销越远?

“以枇杷为例,如果在当地销售,同一时间同一品种枇杷大批量上市,同行就要压价,我们在新昌、嵊州销售时,也遇到临海一带枇杷的价格竞争,而在杭州、上海等市场,水果可以卖得起更高的价格,效益更高。”蔡莲飞说。

万事开头难,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蔡莲飞也是从小批量试销起步的,然后逐步做大的。

做生意,蔡莲飞恪守的就是诚信二字,“一是绝不以次充好,同时发货前要认真排列水果,让水果有个好卖相。”同时对白沙枇杷等高端水果,蔡莲飞按小时来计算时间,采用顺丰冷链运输,当天就让水果从枝头到达大上海的大大小小水果店。

渐渐地,除了合作社以外,同村以及邻村村民的水果也通过她的渠道走向全国各地。蔡莲飞依靠信誉积累大量优质客户,生意也越做越轻松。

差异化经营

与柑橘相比,枇杷的销售时期短,“满打满算也就三周时间!”加上容易变质,其他人都认为卖枇杷风险高。

人弃我取,蔡莲飞却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枇杷的销售上,渐渐地形成自己的品牌,每年黄岩收完枇杷之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去象山的范岙去收购、贩运枇杷,因为象山靠北边,那里的枇杷成熟得晚一些。

通过比较,她放弃了柑橘的销售,只做自己更得心应手的枇杷与杨梅。

而在杨梅的销售上,除了鲜果,她又另辟蹊径,做起了腌梅的生意。优质的杨梅价格很高,销路很好,但一些挑选剩下的杨梅以及采摘时落地的杨梅,却无人问津,果农们只好眼睁睁地看果实烂在地里。蔡莲飞将这些杨梅收购起来,腌制起来为制作蜜饯的半成品,然后集中卖给杭州、广东的蜜饯企业。现在她每年销售的腌梅多达20万斤,化废为宝,为当地的果农实实在在增加了收入。

当时下,水果网络销售兴起,蔡莲飞委托儿子也做起电商,每年的销售量都在增加。

每年枇杷、杨梅快熟了,蔡莲飞家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村民们纷纷来询问行情,“这时,我觉得忙忙碌碌还是很有意义的,大家都指望着水果能卖个好价格,当然我们家也可以增加一笔收入!”蔡莲飞说。

蔡莲飞家里也有四亩果园,平时,她和丈夫又都回归果农本色。

(责编:王丽玮、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