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康探索垃圾分类“移动收集”

徐朝晖

2021年03月09日08:24  来源:金华新闻网
 
原标题:永康探索垃圾分类“移动收集”

本老旧小区空间不足,垃圾分类投放设点难,如何破解?浙江永康探索创新移动收集方案,推动环卫清运网、再生资源网“两网融合”和数字化实时监管,试点老旧小区垃圾分类参与率达100%,准确率提高到96%。

据了解,永康创新研发的智能垃圾分类移动式投放车,集扫码投放、智能监控、GPS定位、智慧宣传、感应清洗等功能为一体,“动态”停放,“以动制静”,巧妙化解老旧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难题。移动式投放车具有全封闭、可移动优势,可有效避免投放点“异味”和“二次污染”问题。

在试点小区,以300~500户设置1处收集点为标准,通过施划投放车泊位、设置引导指示牌等方式,固定垃圾投放点位。同时设定每天上午7时—9时,晚上6时30分—8时30分两个时间段集中投放和收集。智能垃圾投放车以1小时为停留间隔,每辆车每个投放时段兼顾两个点位。

由于移动收集“一车多点、定时巡回、到点撤离”,既满足了居民垃圾投放需求,又有效减少垃圾分类投入成本,释放了小区空间资源。目前,永康已在试点小区投放移动车6辆,其中智能垃圾分类移动式投放车3辆,取代163个固定垃圾桶。经测算,共节约固定投放点建设面积140平方米。

永康以环卫清运网和再生资源网“两网融合”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民众参与、多方共赢”,引入第三方资源回收服务公司,多管齐下推动低价值物回收“两网融合”。“无废永康”平台中嵌入在线回收交易模块,实现网上下单、上门清运、即时回收。

线上线下结合的同时,将每一辆移动投放车都作为一个“两网融合”服务点,垃圾分类投放后由专人负责清运,无缝接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通过建立全品类可回收物“打包”回收制,推行生活垃圾“投放、清运、回收”一站式解决方案,永康实现了废玻璃、废木料、废织物等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即分即收”,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率提升50%。

在移动收集试点中,分类投放车存在清洁卫生不便、老年人接受度不高、收集能力较弱等问题。为此,永康相关部门见招拆招,持续提升车辆智能化水平,优化民众垃圾分类投放体验。

比如,针对群众反映的垃圾投放后无处洗手问题,在分类投放车上增设感应式洗手台,实现“无接触”感应洗手,保障民众垃圾投放后卫生健康;针对老年群体垃圾扫码投放App、微信小程序使用障碍,新增车辆刷卡装置,定制投放IC卡,提升老年人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针对投放车单次垃圾收集能力不足问题,优化车辆内部空间,增设备用四分类垃圾桶,有效提升收集能力。截至目前,移动投放车感应式洗手池配备率已达100%,共发放垃圾投放IC卡2600多张。

为强化移动收集智慧监管,永康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生活垃圾分类数字监管平台,通过车载智能摄像头全时段监控,破解垃圾分类执法取证难题,推动“线下”低效率检查向“线上”精准化溯源转变,打通垃圾分类执法监管最后“一公里”。

(责编:郭扬、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