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古稀老人做活文化礼堂

孙媛媛

2021年03月11日08:38  来源:金华新闻网
 
原标题:兰溪古稀老人 做活文化礼堂

“倪老师,有空来两曲不?我唱戏,你拉二胡。”

“好的,我马上到。”傍晚6时许,倪章波挂了电话,匆忙放下饭碗,拿上钥匙就出门了。

倪章波今年70岁,是浙江兰溪市梅江镇倪大村文化礼堂管理员。7年来,从家到文化礼堂的300米路,他每天来来回回走很多趟。文化礼堂是村民们唱歌跳舞、下棋健身的聚集地,大家有需要,第一时间就会给倪章波打电话。

倪大村文化礼堂是省五星级文化礼堂。这些年,文化礼堂能形成良好的休闲娱乐学习氛围,和倪章波的付出密不可分。

挖掘文化打基础

倪大村文化礼堂的所在地是村大会堂,建于1967年。2013年9月,村换届选举大会在这里举行。“那时候房子破旧,下雨天屋顶还漏水。”倪章波对当时的场景记忆深刻。所以,当2014年村党支部书记陈惠如邀请他当文化礼堂管理员时,他一开始觉得很为难,“毕竟基础设施太薄弱了”。

“倪老师当管理员最合适不过。”陈惠如说,“倪老师从教40多年,当过小学校长,在文化建设方面有能力、有担当。他还多才多艺,对文化传播有兴趣、有方法。现在他退休了,我们希望他继续发挥余热。”

陈惠如领着倪章波来到文化礼堂门前,粉刷一新的墙面让倪章波改变了心意。“短时间内,房子都修好了,里面的凳子还是书记和主任自己垫钱买的。”事在人为,村两委的行动力和决心让倪章波找到了办好文化礼堂的信心。

建设好文化礼堂,倪章波首先做的是挖掘本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倪大村建于唐代,有12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了多处明清时期的古建遗存。该村是明清时期才女倪仁吉的故乡,也是国家一级画师倪汝霖的家乡。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挖掘村里独有的文化特色,有助于凝聚民心,树立村民的文化自信。”倪章波通过查阅古籍家谱、召开乡贤大会、寻访历届村党支部书记,以及老党员、老村民等,搜集倪大村的历史文化故事。

倪大村的文化脉络逐渐清晰起来。倪章波整理出村里的两大文化特色,即进士文化和红色文化。“明清时期,倪尚忠和倪仁祯是誉满乡里的父子双进士。我们村还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村里出了29名地下党员。”

用了3个月时间,倪章波把整理出的村史制作成10多块展板,在文化礼堂内一一上墙,让人一目了然。他还通过村党员群、村民代表群和妇联组织群进行宣传,让村民们加深对本村历史的了解和热爱。

“这几年自发来村里参观学习红色文化的学生越来越多,我已接待30余批学生。”倪章波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游客介绍本村历史。

举办活动聚民心

下一步,让文化礼堂活起来。

一开始,村民问得最多的是“文化礼堂是做什么用的”。倪章波的回答很接地气:“大家想唱戏的尽管来唱,想看表演的也来。我会组织好节目,大家来评比谁唱得好、跳得好!”

这么一解释,爱唱跳、爱热闹的村民就聚集过来了。“70年前,我们村就有倪大剧团,老百姓能歌善舞,现在只是缺少好场地。”倪章波觉得,要让文化礼堂活起来,必须引导村民在这里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

文化礼堂设有音乐器材室,村两委出资购买了10多件乐器和婺剧音乐选段书籍。不会吹拉弹唱的也不用着急,倪章波免费教学。他会的乐器多,二胡、笛子、唢呐、口琴,只要村民有需要,他就热心教。

6年来,倪章波已带出20多个徒弟,如今村里可随时拉出一支像模像样的婺剧表演团队。一有演出,文化礼堂就热闹非凡,这支队伍也成了倪大村文化走亲的先锋队。

汪方禄和陈爱银夫妇是倪章波的学生,喊了他40多年“老师”。如今,倪章波又成了汪方禄的板胡和二胡老师。如今,夫妻俩一个唱花旦,一个挑后台,配合默契。

在倪章波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舞蹈队、婺剧演唱队、老年健身队等10支骨干文体队伍。如今的倪大村文化礼堂,俨然成了村民们文娱活动的集中地。民乐、婺剧、卡拉OK……特色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

文化礼堂成立至今,活动台账每年都要记录3大本。“文化礼堂平均每年要办120场活动,去年办了137场。”翻看倪章波仔细记录的台账内容,文艺演出、培训宣讲、日常训练、志愿服务等活动精彩纷呈。其中,新生开学礼、新兵入伍壮行礼、重阳节活动等的举办为村民的生活增添了仪式感。

在这个500多平方米的文化礼堂里,倪章波扮演了活动策划者、主持人、讲解员、门卫等多种角色。走在村里,村民们无论年纪、辈分,都热情地喊他“倪老师”。“我在,随时来。”倪章波也总是这样热情地回应村民。

(责编:郭扬、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