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你,我就是死也瞑目了……我不求你喊我一声妈,我也不配做你妈……是我害了你,20多年,没有爸也没有妈……”
昨天(3月23日)下午,杭州萧山区公安分局里,56岁的安徽籍女子周敏哭成了泪人。56岁,年纪不算大,但岁月在周敏身上留下了过多的印记——皮肤黝黑,眼睑下垂,视力不好,头上还有一块地方发量稀疏……
周敏身旁坐着的是她走失了22年的儿子。儿子走失时才10岁,而今却已是两个女孩的父亲。相对于周敏的情绪激动,儿子很沉默,甚至有些胆怯。骨肉之情终能再续,可这开端却略显生分……
这22年的故事,他甚至不愿多提一句
杨中,这是周敏儿子如今的名字。杨中目前在萧山打工,干的是回收废品后再加工的活儿,一个月收入5000元左右。可是,他对于自己年龄的记忆是出生于1985年,今年36岁。
肤色偏黑,顶着一头有些凌乱的短发,上身穿着黑色棉衣,下面的一条牛仔裤不知是故意做旧的款式还是真的有些年头,颜色已经发黄——这就是杨中昨天的打扮。中午时分,他低头吃着盒饭,一声不吭。不到10分钟,盒饭吃完了,民警倒来的水,他一口都没喝。不管是谁和他攀谈,他都很少用语言回应,更多的是生分地笑笑。
22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杨中的只言片语,只能拼凑出一个大概:那年,父母在上海打工,他贪玩,和小朋友跑了出去,走远之后就迷了路。除此之外,他只说家里还有个比他大3岁的哥哥。
那这22年中又发生了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杨中更不愿多提,只说和养父母是在安徽阜南经人介绍认识的,养父母如今都已年逾花甲,而他自己也有了两个女儿,一个11岁,一个9岁。“老婆跑掉了。”说到这里,他低下了头——低头,这似乎是他的习惯性动作。
这些年,杨中有没有想过要寻回亲生父母呢?答案令人意外。“没有。”他说,“没地址,也不知道怎么找。”
即将与亲生父母相见,杨中的内心是不是有一些激动呢?答案依旧令人意外。“没有。”说罢,他又低下头,拿起手机,在几款软件间切换了一阵,然后锁屏。
莫非是亲生父母当年对他不好?答案终于不再令人意外了,因为——还是“没有”。
光凭3句“没有”,旁人很难想象,失去原生家庭的这22年,给杨中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寻子22年无果,喜讯却来得如此“意外”
对于22年前的事,作为母亲的周敏刻骨铭心。1999年,周敏和丈夫从安徽蚌埠前往上海谋生,一面种地,一面在闵行区某菜市场卖蔬菜,儿子就是在菜市场弄丢的。
“那时候,我们为了做生意,都是起早贪黑的。孩子在市场里待久了,也就熟悉了,自己到处去玩。”周敏回忆,那年春节前两天,儿子和隔壁花店的小孩出去玩了,“到傍晚5点钟,人家回来了,他没有……”
儿子走失后,周敏和丈夫向上海警方报了案,之后就到处去打听、贴寻人海报。小生意人没什么大钱可赚,夫妻俩节衣缩食,终于买了台电脑,然后学会了上网。这件事让整个菜市场都知道了这对夫妻——他们是这么多菜贩里最早买电脑的,拼命省钱买电脑只是为了找回走失的儿子。
儿子走失对周敏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她卧病了几年,却还是每天坚持上网寻子。然而,人海茫茫,网上的信息又难辨真伪,努力每每换来失望,可周敏始终坚信,自己总有一天能找到儿子。
今年年初,机会来了,公安部决定组织开展“团圆”行动,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拐卖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失踪被拐儿童,杨中成了这次行动中一个特殊的“幸运儿”。
大约10年前,杨中因违法被萧山警方行政处罚,因此留下了生物检材,而他的信息与1999年上海一起儿童走失报案中的父母信息比对成功——这对父母就是周敏夫妇,杨中原名应为蒋中。
信息对比成功是件好事,可与父母分隔22年之久的儿子还愿不愿意认亲呢?为此,杭州、上海两地警方在春节期间就多次与杨中及其目前的家属联系。萧山警方得知杨中当时正在陪养父母及两个女儿过年,便通过杨中的房东、老板等侧面询问他何时返杭。几番沟通之后,杨中察觉到可能是自己身世的事情有眉目了。几天前,杨中致电萧山警方,表示自己已经回到萧山,而养父母也同意他认亲。
两地警方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等来了期望的结果。
沉默与倾诉,这场团圆让人五味杂陈
昨天凌晨3点多,周敏从彭埠出发赶往萧山,她的丈夫和其他亲属则于昨天上午随上海警方赶来与她会合。昨天下午1点半,一行人赶到萧山区公安分局。
周敏穿着一件呢大衣,神情中带着喜悦。走在公安局大院里,她一直向身边的人描述着儿子小时候的样子,说着说着,她突然哽咽了,用手掩住了口鼻:“我就想,只要我还活着,肯定能找到的……”
周敏出现时,杨中正坐在沙发上,他探着头看向母亲,有点胆怯。周敏这一路上累积的情绪,此刻已无法抑制,她快步走到儿子面前,一把抓住了儿子的肩膀,亲属们也走了上来,一家人号啕大哭……
持续十几分钟的痛哭之后,寻子22年的艰辛苦楚,终于在周敏心里翻篇了。
跟随周敏夫妇前来认亲的亲属中,有一位是杨中的姑父。杨中走失那年,姑父与姑姑刚刚认识,当姑父问杨中对他还有没有印象时,杨中只是摇了摇头。杨中的姑姑一直握着侄子的手,问他要不要回老家看看,杨中默不作声——在姑姑印象里,侄子还是那个很活泼的小男孩。“快清明了,回老家给奶奶上个坟吧,奶奶临死前都在惦记你。”最后,姑姑说了一句。
突然,杨中开始抽泣,却始终没有说话,只是听着亲人们的话,点头、摇头……看着儿子,周敏流着泪喃喃自语:“你恨我也好,怨我也好,只要你能开口和我说句话……是我把你看丢了,是我不好,是我给你造成了这么多年的痛苦……”
对着儿子倾诉了一阵,周敏终于平静了一些。“他从小就漂亮,皮肤白,人家都说他像小姑娘一样。”这话是周敏说给旁人听的,但说话时,她的眼睛一刻也没离开儿子。随后,她将手搭在儿子那条发黄的牛仔裤上:“我看得出来,这么多年,你过得不开心,很辛苦……”
最近这几年,周敏的大儿子接手了家里在上海的蔬菜生意,摊位就摆在离弟弟当年走失的地方不远的一个菜市场里。周敏和丈夫回了蚌埠老家,帮大儿子带孩子。他们希望小儿子能回自己身边,但最终是回老家还是回养父母身边,又或者留在萧山生活,他们让儿子自己决定,决不强求。“他已经长大成人,也有了儿女,比我们22年来无数次预想的要好太多太多。”周敏说,这样,她已经很知足了。
(当事人均系化名)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