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能擦出什么火花?浙江美术馆这场展览安排得明明白白

郑梦莹、李文庆 

2021年03月29日13:35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艺术与科技能擦出什么火花?浙江美术馆这场展览安排得明明白白

  江南三月,迎春花开,割羊草的小女孩端坐在草地上,旁边一缕青烟向上升起……《清露》的韵味与笔墨虚实,让人难以置信这幅水墨画是由平板电脑绘制而成。

  3月28日下午,“平板向度:从纸面到虚拟的视觉艺术”展览在浙江美术馆开展。展览共集合29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创作的200多幅绘画作品及艺术装置。

  水墨画、素描画、版画……现场,观众不仅可以看到钱贵荪、向际纯和大卫·霍克尼等耄耋艺术家的平板画作品,及年轻艺术家们试验性平板画作品,还有各种基于“平板电脑”组合而成的大型装置艺术,让观众沉浸式置身现代科技艺术世界。

  数字绘画,为艺术打开新大门

  在开幕现场,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介绍了“平板向度”展览的缘起——启发来自2015年大卫·霍克尼的一场以平板为主的展览。2010年,70多岁的霍克尼得到他人生中的第一个iPad,就开始利用平板中的绘画软件和功能,如Brush以及可调节粗细的笔触、混合颜色、灯光效果等等,开启了用新工具进行创作的可能性。

  “2019年,浙江美术馆就已经开始着手这个策划了,我们想通过这样一个展览的方式,探讨平板作为一种数字绘画的工具,从纸面到虚拟空间形成了哪些艺术特点,进而从观念上做一个探讨。”应金飞说,平板电脑是集合了铅笔、毛刷、颜料、油画布等大部分绘画工具的便捷设备,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一类实验性的绘画工具。

  据悉,此次展览集合的29位艺术家中,有包括从事数字绘画和平板创作的多媒体艺术家,以及跨界进入平板艺术领域的传统媒介艺术家。其中,可以看到钱贵荪、向际纯和大卫·霍克尼三位耄耋艺术家的平板艺术作品,展现了他们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另有中青年艺术家把平板电脑从日常工具提高到独立创作后所展示的更加多元的艺术面貌;而以多媒体、计算机为载体的当代艺术家,则以更多元与试验性手法展现平板电脑之于艺术的多维向度;那些在“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95后”艺术家,又会呈现出艺术发展的新视角。

  近二十年来,画家向际纯一直致力于数字绘画创作。他说,“那些传统绘画所没有的笔触更加激发我的创作欲。我好奇,新工具将如何改变我的画,又如何改变我自己。”此次展览,展出了来自于他的《远古蟹》《恐龙》《土著人》三幅数字绘画作品。

  艺术与科技融合将擦出哪些火花?

  为充分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社会价值与美学意义,当天下午举办了“艺术与科学的对话”活动,邀请科学家潘云鹤院士、金小刚教授,艺术史论家范景中、沈语冰,艺术家陈琦、应金飞进行现场对谈,共同围绕“十四五”时期的美术馆数字化发展、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等主题展开深入对话,通过科学家与艺术家不同思维的碰撞与交融,展望未来艺术与科技形态的新向度。

  近些年来,互联网、大数据、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各种显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技术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为艺术家们从信息空间中研究绘画的新形式打开了可能。

  “这场展览标志着平板电脑成为进入主流美术界的一种新的工具,美术界与计算机的结合,宣告着‘数字美术’这一新画种的诞生。”潘云鹤院士说,目前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进行数字化改革,浙江美术馆通过该展览将在数字化改革上进行了率先尝试。

  艺术又能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对谈中,范景中教授从艺术史的治学视角追溯了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学家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会统摄科学、艺术、哲学三大领域,达·芬奇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图像的世界对于塑造现代文明、现代科学具有一种非常巨大的影响力。“艺术的宏伟蓝图一直存在对科学的关照,艺术家在科学上的贡献是了不起的。只有艺术的世界与科学的世界共融,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但会推动自身的发展,还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当前,“数字创意”已经变成一个全国产值达到8万亿的产业。潘云鹤院士建议,浙江省科科学界与文艺界应当共同携起手来,通过数字技术开展“数字创意”活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探索一条年轻化、数字化发展之路

  “想不到一个艺术展能有这么强的科技感,让我大开眼界!”展览吸引众多观众前往观看,其中不少是年轻观众。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大一学生黄勇告诉记者,这种未来感很强的展览形式,是最吸引年轻一代的。

  而抓住年轻人的观展心理,也是浙江美术馆一直致力于尝试的方向。“这几年我观察到大量的下一代的、出生于大数据时代的年轻群体,我们称之为虚拟的空间,在他们来说就是一个真实世界。所以不管是从事创作的青年艺术家,还是看展的年轻人,他们更能够接受从一种数字化、有科技感的形式,而这也是未来的一种整体趋势。”应金飞表示,在策划展览时,浙江美术馆也从年龄迭代层面上也做了充分考虑。

  展览现场,记者还体会到强烈的沉浸感和互动感。由平板电脑组合而成的大型艺术装置,既是多媒体展示,本身也是一种具有科技感的展品。而让人深刻的《矢量西湖》——由青年艺术家陈粉丸发起,面相公众征集个人与西湖的照片合影,并利用激光切割数控手段在实体纸张上雕刻剪裁出来,组合而成了这件大型公共装置作品。

  据悉,为进一步丰富展览内容,提升公众艺术热情,更好地向观众阐释平板媒介在当代艺术创作,尤其是绘画领域的缤纷向度,展览前期特别组织“平板梦想家”公共艺术计划,向社会公众征集不同类别的平板电脑艺术作品。该计划共分为三个主题部分,主要联合青年艺术家陈粉丸、李青及西班牙艺术家詹姆·圣胡安·奥卡博分别进行三种类型的艺术互动。活动经过发起联动观众以平板电脑为工具进行艺术创作、专题遴选等,最终选定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平板向度”展览现场与观众见面。《矢量西湖》就是其中之一。

  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告诉记者,“基于平板电脑的艺术展,是艺术与科技在未来多维向度结合的一种尝试,也是浙江美术馆探索数字化改革之路上的一种实践。这是国内主流美术馆首次平板综合艺术展。”

  他希望这场展览不仅能揭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多种可能,更能反馈于社会,助力于探索数字化改革在现实与虚拟的紧密联系,成为展望未来艺术发展模式与科技成长形态的“重要窗口”。

(责编:艾宇韬、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