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成都,因宁波市歌舞剧院带来的“花木兰”而燃。
昨前(3月27日至28日)两天,原创民族舞剧《花木兰》全国巡演成都站在四川大剧院上演,超过2500名成都市民走进剧场观看演出,独特的舞台设计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也将花木兰的家国情怀传递给了现场每一名观众。第一晚演出结束后,主创们5次谢幕,剧场里响起长达6分21秒的持续掌声。
演出后,《花木兰》主创在剧院大厅举行签售活动,带来的宁波城市文创礼品,受到了成都观众的热烈追捧。
预售票房突破100万元!不限座后成都首场大型演出
对舞剧《花木兰》,四川观众并不陌生。
2018年,在《花木兰》还没获得“荷花奖”的时候,就来过四川内江、宜宾等城市演出,场场爆满,但当时没有走进成都。
2020年9月17日晚,舞剧《花木兰》首度到访成都,连演三场,第一场专门致敬当地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者等抗疫群体,之后两场商演,在成都引起热烈反响。这是疫情后,成都演出市场敲定的首个商业演出。由于当时30%的限定上座率让很多成都观众遗憾错过。时隔半年,舞剧《花木兰》再度走进成都,依然迎来了火爆的票房。记者从成都站主办方了解到,两场演出预售票房已经突破100万元。
“舞剧《花木兰》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舞台效果非常震撼,给业内人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成都站主办方之一、成都大喜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仁捷告诉记者,早在去年《花木兰》成都首演时,自己买票前往观看,“去年看完后就希望有机会能再次邀请剧组来成都演出”。
基于演出成本考虑,大喜时代与重庆大剧院携手发起了舞剧《花木兰》在南宁、长沙、重庆、成都、西安等五个城市的巡演,所到之处几乎都掀起“木兰热”,“每一站的成绩都很好,成都更是刷新了一个新的纪录。”
红星新闻、成都新闻广播、四川观察、成都商报等当地媒体聚焦《花木兰》两日来的演出盛况,以“不限座后首场大型演出,宁波舞剧《花木兰》两场爆满”为题,点赞《花木兰》助推成都演出市场迎来强势复苏。
“疫情前,成都演出市场的繁荣程度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排在全国第四。但在疫情大环境下,2020年成都演出市场整体票房下滑了近30%。3月份原本也是淡季,市场才开始慢慢回暖。”赵仁捷坦言,《花木兰》在演出前两周才开始发力推广,票房一下激增了40%,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成都的演出市场,“现在市场上特别缺好的作品,剧院越来越多,大家都在抢好的作品,因为只有好作品才能被观众记住,为它鼓掌。未来,希望和宁波市歌舞剧院有更多的合作,将更多宁波产的精品剧目带给成都的观众。”
老IP激发新动力,全新诠释木兰精神
舞剧《花木兰》,无论从剧情、编排还是舞台设计都诠释了一个全新的“千古女战神”花木兰。从闺中稚女到将帅豪杰,从曼妙衣袂到策马戎装,从青春恋慕到母性柔情,从家门孝悌到邦国大爱,“孝”“忠”“勇”“节”“爱”形成串联全剧的精神主线。
“花木兰”是一个老的IP,在创作之初就面临巨大的挑战,怎么把家喻户晓的故事做出新的诠释?
“舞剧的形式还是非常新奇的,所以大家都想走进剧院来看一看。把舞蹈、武术、戏剧元素进行有机结合,是这部舞剧的一个突破口。我们找了最顶尖的武术指导,都是拳拳到肉的打法,对所有的舞蹈演员进行了武术集训,每个人都是来真的。”宁波市歌舞剧院院长严肖平表示,“我们一边演出,一边优化剧目。去年国家大剧院演出前,周莉亚、韩真两位编导重新对舞剧进行了调整,也对主要演员进行了集训。她们虽然不在剧场,但对每一场演出都非常关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大家的反馈,不断改善。”
“二刷”《花木兰》的成都观众桂女士,看出了半年之后的进步。
“《花木兰》的优化不只是说说而已,看得出剧组真的在潜心做戏,让舞剧变得更好更精致。第一次看戏时我的眼里可能只有英姿飒爽的花木兰,这次再看感觉夏天把卫将军的威严和气场都立起来了,不再是为了衬托女主角而存在,把自己男主角的人设立得很稳。”桂女士表示,这一版本的《花木兰》剧情更加合理,情感表达也更饱满了,已经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成熟作品。
一周一个城市地流转,昨晚,《花木兰》在成都迎来了第66场演出,2021年度《花木兰》全国巡演走过了半程。严肖平说:“幕前幕后大家都很辛苦,但我们演的是‘花木兰’,不仅要秉承木兰的精神,更要一步步把这部宁波文艺精品推向全国。”
《花木兰》曾三次进京演出,其中两次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六进上海,也走遍了上海滩的各大剧院。严肖平告诉记者,作为宁波的文艺工作者,自己身上有着重要的使命和担当,“在文旅大融合时代,通过文化精品剧目可以很好地展示城市形象,同样可以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院,享受到高雅艺术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5月8日、9日《花木兰》将返回家乡宁波,在天然舞台为市民连演两场。
此外,宁波市歌舞剧院还在规划一个更大的“走出去”计划,“我们已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演出商商定了赴外演出计划。明年,在疫情防控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我们将带着《花木兰》走向国际市场。有华人的地方就流传着花木兰的故事,我们要保证这部精品的持续影响力,通过花木兰,讲好宁波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严肖平说。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