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奶,小杯!”上班路上,温州市民刘鹏在一家奶吧前停下。和许多都市白领以及学生族一样,他的早晨,从一杯牛奶、一片面包开始。在温州街头,随处可见的“一鸣”奶吧是很多人的早餐选择。
一滴牛奶很纯,纯到少有其他添加成分,香甜可口、原汁原味;一滴牛奶很复杂,复杂到从牧场到餐桌,要历经30多道工序,穿梭200多米管道,近400辆车来往工厂与门店间,超过1700家门店都要确保每天早上5时30分前到货。
拥有多张“数字化”金名片,温州农业龙头企业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鸣”)如何让简单的一滴奶在复杂的流程中变得越来越“聪明”?日前,我们走进一鸣的牧场、生产车间、奶吧门店,探寻一滴牛奶的智慧之旅。
精准匹配每份草料
从温州出发,一路向南,群山起伏,拐了一弯又一弯,我们到了海拔700多米的泰顺县柳峰乡。抬头望去,牧场绿意葱茏,侧耳一听,牛群“哞”声阵阵。奶吧里深受欢迎的“澳瑞鲜牛奶”的原奶就出自于此。
奶牛时而俯身时而仰头,津津有味地咀嚼着草料。仔细一看,每头牛的耳朵上都挂着一个“号码牌”。“这串数字好比每头奶牛的身份证。”牧场场长缪万荣告诉我们,看似寻常的牧场饲养背后藏着数字密码。“每一头牛什么时候出生,它的妈妈是谁,生长情况怎么样,都可以输入‘身份证号’查询。”
走进草料间,我们被眼前的场景震撼,25立方米容量的草料搅拌机,连着电子称重器和监控仪,持续搅拌作业。“按比例添加玉米、干草、苜蓿……”缪万荣说,机器会记录每一次撒料量,再由撒料机均匀推到每一头牛前。由此,牛群的食量精准设定,哪些牛的食量突然增大或者减少,都容易被发现。
离牛舍不远处,是一座挤奶厅。下午1时,正赶上其中一班挤奶时间,工人彭桂琼拉开奶厅大门,几头牛便“各就各位”。编号16520的奶牛站定,彭桂琼先给奶牛做了前药浴,随后挤出三把奶,接着拿一次性纸巾给奶牛擦拭,随即套上奶杯,机械化挤奶就开始了。此时,连接管道的数控面板上,显示出奶牛的身份信息及牛奶流量、总量。“一头牛平均挤奶时间为5分钟,会根据流量自动脱杯。”彭桂琼指着屏幕说:“看,现在这头牛一次产奶10公斤。”最后,彭桂琼给每头奶牛做好后药浴,奶牛们便返回牛舍。
牛奶从奶牛身上顺着封闭管道,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奶罐间,经储存冷却后再流入奶罐车。“整个流程,我们还有无形的‘眼睛’记录。”在牧场办公区,我们看到整个牛舍及奶牛饲养间全貌。“全天候的监测,嵌入式的应用就是为了精准定位每一头牛奶产量、健康记录、繁殖状况等信息。”缪万荣说,可以根据这些数据精准调整饲喂方式,避免盲目养殖、粗放饲养。
精细管控每滴牛奶
紧接着,我们跟随奶罐车从泰顺来到平阳的生产车间。放眼望去,偌大的车间,布满各类金属管道、竖立着几十个巨大的储存罐。一侧玻璃房内,5台大屏电脑一字排开,这是整个工厂的“中央控制室”,随着生产指令发送,牛奶在这些管道和储存灌之间“穿梭”便完成生产之旅。
“为什么这么安静,也看不到什么人?”我们惊讶地发现,整个1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只有4个工作人员。公司相关负责人说,2014年公司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作业方式从单机手工到连线式生产转变,大大降低了人员配置数,也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
“启动!”技术工人周鹏打开软件,点击管道清洗系统按钮,只见电脑屏幕上的进度条慢慢移动。“在新的生产程序启动前,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要对罐体和管道进行清洗。”周鹏一边观察屏幕一边解释,该系统只有在水温、酸碱浓度、水流量达到预定的标准后才会启动,保证了牛奶的生产环境。
“澳奶15吨、鲜奶20吨……”下午3时15分,电脑里跳出当天的一张生产订单。这是市场部门下达的要货指令,周鹏点击接收按钮,开始“按需生产”。
输入数据、检查指标、点击按钮,生产过程便已开始。经过电脑系统自动识别,牛奶原料就从暂存灌里慢慢流到了配料灌。“澳奶,是一种纯牛奶,配料相对简单,不同的牛奶品种生产工艺稍有差异,可在电脑程序里设置不同的程序。”周鹏说。
配料完毕,待质量检测人员检测确认后,周鹏再次点击操作按钮。此时,牛奶进入脱气缸,这道工序可除去牛奶中的异味。再流经均质机,破碎脂肪球颗粒,使产品体系更加稳定,更易于消化吸收。
然后,牛奶自动进入下一个重要的环节“杀菌”。“76摄氏度,15秒时间内完成。”周鹏盯着屏幕说,温度和时间的精准控制,能保证营养不流失,如果没有数字化设备,只能凭借经验,误差会较大。
最后,根据设定好的程序,牛奶自动进入装灌,再进行灌装、包装后,经过流水线送到立体型的智能化中转仓库。技术工人在电脑前,动动鼠标,刚从冷链车运来的鲜乳在全封闭的设备里走一圈,再到包装车间里,就成了一罐罐包装好的鲜奶和各种风味的酸奶。
智能核算每次要货
牛奶贵在鲜。随着机械手臂自动装箱,它又赶往下一站。
“叮咚!您的车是1时40分装货。”凌晨刚过,驾驶员李聪的手机弹出一条信息。李聪是一鸣下属物流公司的一名驾驶员,他常常在深夜从平阳的一鸣工厂和温州市区的一鸣奶吧之间奔波。
李聪到达工厂后,再次对车辆进行检查。“车内温度6摄氏度。”确认无误,装货发车,凌晨4时30分,李聪到达温州市区五马街的一鸣奶吧。此时,城市还未苏醒,李聪将车停稳,把牛奶、面包等货物在门店里摆放好,又赶往下一家门店。
“我们车上都装有温度感应器、门磁开关感应器,每次开门关门,后台都有信息记录。”此时,工厂办公室里,定位追踪专员吴威特不时查看着电脑信息,如果哪辆车的行驶轨迹超出预定范围或者门磁异常打开,他就会与前方驾驶员联系、处理。
早上7时45分,人们开始赶着去上班、上学。此时,正是各家奶吧忙碌的时候,店长吴艳微笑着向顾客递上牛奶。空闲之余,她要抽出几分钟时间,查看电脑的智能要货系统。“澳瑞鲜牛奶220毫升、12瓶;鲜牛奶1升、8瓶……”表单已经生成次日的要货清单,点击确认后,公司市场运营部就能收到该指令,汇总所有门店数据后,再下达到生产车间。
“这是我们的智能要货系统,根据前3天的销售情况、次日的天气状况、活动促销等情况智能核算次日的要货数量。”该公司计划运营中心苏艺说,以前一个门店凭借店长的经验要货,要花60分钟,现在系统自动生成数据,店长稍加确认,5分钟即可,提高了要货精准度和时效,且以销售为核心来指导生产,减少损耗,与系统使用之前比日均可省下4万多元。
一环扣一环,“聪明”的牛奶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前。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