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山村的“艺术普查”

宁波宁海石门村建艺术振兴乡村人才库

2021年04月02日13:11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竹子做的高跷,怎么玩?竹水枪射得远的诀窍在哪里?你还会做什么玩具?”4月1日一大早,南开大学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吴立行带着他的研究生团队开始在宁波宁海大佳何镇石门村开展“艺术普查”。一走进村民潘康安家,吴教授团队就被各式各样的竹制玩具吸引。

吴立行教授在村民家开展“艺术普查”。蒋攀摄

“这种高跷适合初级玩家,关键把绳子拉紧,就可以走得稳;水枪要想射得远,水抽得足,推的力道更足;我脑子还有好多好玩的,来不及做出来呢。”潘康安腼腆地说,感觉自己有点不务正业了,电工变成做竹玩的“老玩童”了。

“接下去我们会开展一系列劳动竞赛,想邀请你参加,把你做竹玩的手艺展现出来,通过劳动竞赛改造村庄,你愿不愿意?”吴立行教授一边在村民才艺特长表上记录着,一边向潘康安介绍艺术驻村的想法。“我当然愿意,我还可以教孩子们做竹玩具。”潘康安非常兴奋,跃跃欲试。

吴立行教授带团队在村民家开展艺术普查。尤才彬摄

“教授,你猜猜看,这是什么?”77岁的村民潘家成突然递上来一对竹片放在吴教授手上。“哈哈,猜不出来吧,这是我们以前的‘竹鞋’,绑在自己的鞋子上走路就不会把鞋子弄脏了。”潘家成主动请缨,报名参加竹玩大赛。

乡村是一座“金库”,“艺术普查”旨在建立石门村艺术人才库。“我们的到来就是把外面的各种可能性跟村里对接,发挥村民的技能,激发村民自己建设村庄的能动性,同时寻找更多传统和创新的碰撞点,擦出吸引外来游客的‘火花’。”吴立行认为,艺术振兴乡村,关键在人,挖掘出乡土人才,同时引导他们多做创意思考,把乡土才艺变成财富。

“这个真是太精美了!你有这个竹编手艺在,能不能做竹制的灯罩?”在村民袁德品的小院里,吴立行拿着一个用来罩剩菜的羹罩赞不绝口。“只要有样品就能做,这些都是我自己摸索做出来的。”74岁的袁德品满脸自信地说。

同样,普查团队在陈小秋、叶三英、方香莲、潘桂英等几位剪窗花的老人身上看到了自信。“这个叫‘吃不完’,寓意年年有余,还有这顶虎头帽,也非常漂亮。”“寓意非常好。有没想过把纸变成布、把布变成纸?”吴立行说完,几位老人就开始讨论起来。

看到这个场景,吴立行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村民们其实很聪明,你稍微引导一下,他们就会给你很多惊喜。”他建议可以把有些剪纸作品用布料来做,设计成村庄的旗帜、家里用的门帘,布料做的虎头帽可以简化成纸做的,让游客随时可以体验童趣。

吴立行教授在村民家开展艺术普查。蒋攀摄

“我们都被村民的才艺震撼到了。”普查团队成员王俪颖说,没想到这次普查下来,有150位才艺特别好的村民,有木匠、雕刻、篾匠等18个种类。接下去,团队会根据村庄各个改造点位,分成10组,开展篱笆大赛、笋王争霸赛、竹艺品创意大赛、竹玩竞赛等多个劳动竞赛,让村民在愉悦的竞赛中发挥才艺,建设更美丽的“世外石门”。(蒋攀、尤才彬)

(责编:艾宇韬、戴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