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网”罗社情民意 “智”治幸福家园

——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三江探索”

杨准、吴璇

2021年04月09日08:51  来源:金华新闻网
 
原标题:“网”罗社情民意 “智”治幸福家园

  这几天,家住金华市区江滨小区的第四级微网格长黄金俏乐呵呵,因为社区替她完成了一个心愿:和爱人拍一次婚纱照。这是江滨社区推出乐邻项目的内容之一,也是金华开发区三江街道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启动的首个社区项目。4月8日,社区党委书记王建华坦言,江滨是典型的“老人社区”,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不高一直是社区治理的痛点,此举旨在激发老年人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积极性。

  得知参与社区服务就能拍婚纱照,企退居民范爱芳连忙报名成为一名送餐志愿者。每天中午,她都会前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把饭菜拍照传给独居老人,老人看图下单后,她再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家。该项目受到居民的欢迎,目前已有8对夫妻报名参与。项目为期一年,计划招募90对夫妻志愿者。

  “作为城市社会治理的基层单元,如今的社区规模大、人口构成复杂,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社区治理和服务痛点难点需要通过创新手段和模式去破解。”三江街道党工委书记龚卸平说,去年11月三江街道成为全市唯一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后,以社会工作专业化推动社区网络建设,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样板。

  一张网格汇聚共建力量

  为汇聚社区共建共治力量,三江街道创新“5+5”网格运行工作机制,压实网格员“三知道三清六掌握”工作职责,建立“一网双查三同步四大员”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完成1个一级网格、15个二级网格、55个三级网格、1623个四级微网格建设,组建网格微信群1684个,群主在线率达100%,入群人员达5.4余万户(店),实现整个三江区域网格全覆盖、无缝隙。

  雅苑社区积极探索四级网格协同共治,创新推行“一册、二联、三帮、四服务”工作机制。“一册”是指居民信息手册,户信息、人信息、家庭环境等一目了然;“二联”是指上联三级社区网格,下联老百姓,将社情民意一网罗尽;“三帮”是指帮助困难群众、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四服务”是指做好政策宣传服务、民情代办服务、日常巡查服务和安全检查服务。同时,社区还建立覆盖社区—小区—支部—微网格的四级联动问题解决机制,对于微网格无法解决的问题迅速“吹哨”,调动多方力量联动解决,以此形成“微诉求党员帮忙实现、小矛盾支部商量调处、小问题党群联手解决、大事情向上汇报办理”的良性互动。

  红旗小区2栋平台有一个长约240米的栏杆,由于年久失修,栏杆摇摇欲坠。网格代办员叶惠林接到居民反映后,先后召集微网格长、业委会、居民代表进行多次协商。从问题反映到解决,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以前我们2栋矛盾多,现在大家都客客气气的,社区为我们做了很多实事,有诉求马上就有回应。”居民范剑威告诉记者,自从参与小区治理后,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提升。

  “101名微网格长就是社区的中坚力量,负责统筹网格内所有管理服务工作。”雅苑社区党委书记钱素芳说,社区在为微网格长赋能赋权的同时,还通过星级评定机制考评微网格工作,发挥他们在协同共治中的中坚作用。

  一个平台赋能整体智治

  目视一下书本大小的屏幕,金都花园小区大门随即打开,整个过程仅需三两秒。“如果不是跟着我,你根本进不去这个小区。”寺前皇社区党委书记郭朝明说。记者眼前的安防系统就是让小区居民放心的“智慧门神”。

  除了常规的刷脸出入外,小区实行人车分流、智能识别、自动管理的模式,即小区南北两个出入口和32个楼道入口都安装了人脸识别和防尾随抓拍摄像头,实现自动识别、自动比对、自动预警。“现在的工作量是以前的1/3,轻松很多。”小区保安马师傅说,小区还对原有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加装高空全景监控系统,并针对高层建筑安装防高空抛物监控系统,实现小区人、车、环境、事件等全面监管。

  “保集半岛小区电动车充电存在私拉乱接情况,请街道协助处理。”前不久,在街道办事处一楼的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倪佳贝收到项宅社区第四网格网格长李杨通过“数字三江”综合平台上报的信息后,立即联系三江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人员前去处理。半个小时后,李杨在平台上留言已完成。

  以上两幕是三江街道利用智慧项目服务民生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街道依托云端“数据中心”,融合“智慧金开”和“智慧物联”两个平台,集成“三江慧办”小程序和“四级微信塔群”等网格平台,打造形成“智慧三江”系统,为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等多领域提供“智慧决策”和“数字赋能”,实现“地表治理”向“云端智理”转变。

  “我们目前全面接入智慧烟感、智慧垃圾桶、智慧井盖、智慧门禁等12类、5000余个智慧物联设备,充分激活城市感知。”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陈融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通过智慧烟感设备第一时间报警,平台高效地处置交办,成功消除4起火灾隐患。

  一套项目共创可鉴经验

  作为典型的城中村社区,人流量大、治安情况复杂、邻里纠纷多一直是三路口社区基层治理的顽疾。“今年以来,我们的矛盾纠纷事件明显减少,治安状况也明显改善。”社区党委书记叶华说,改变要从“桃哥调解工作室”说起。

  为进一步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社区成立“桃哥调解工作室”,由老书记林献桃牵头,联合三江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以及热心志愿者,承担起社区家庭纠纷、邻里矛盾、妇儿维权等工作。上周,社区邀请城中村小队长、流动居民代表、热心党员、志愿者召开民主议事协商会,代表们就改进社区管理畅所欲言,原定一小时的会议由于代表们踊跃发言延长到了一下午。

  雅苑社区城市党建联盟召开首次联席会议,江滨社区启动首批网格员、志愿者乐邻行动,天龙南国社区开展物业居联动协作增能建设……15个社区同步成立社会工作室,围绕外来人口、老年人、房东、商圈、准物业等各自服务重点,启动依托网格的基层治理项目。

  15个社区相继启动试点项目,标志着三江街道城乡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进入全面实施,力争在社区关系网络培育、合作网络构建、智能网络建设、能力体系建设和服务体系完善五个方面探索建立社区网格网络协同治理新机制。龚卸平说:“15个社区因地制宜选择试点项目,旨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经验,然后由点到面推广,让三江城市基层治理越来越精细化、精准化。”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