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桐庐县将继续大力开展数字乡村、法治乡村、艺术乡村、创业乡村、文明乡村“五大乡村”建设,筹措资金、出台政策,以点带面、示范推进,重点建设首批18个综合示范村,打造“经济美丽、全域景区、人人文明、崇德尚法、幸福向往”的新时代乡村生活样板地,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一)
芦茨村,属富春江镇,由芦茨、双源、蟹坑口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54.5平方公里。随着2012年芦茨村被纳入首个省级慢生活旅游体验区,原本偏僻贫困的小山村,抓住机遇,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逐渐成为享誉江浙沪的乡村旅游强村。
走进芦茨村,你会发现这里每一处景观都透露出大自然的巧思,山水与诗画完美地结合在此,沿途青嶂环抱,碧波荡漾,村落依山而筑,意境如画,放眼望去一片秀美山水景色。来到芦茨,你会看到不少游客在溪上的石板桥、吊桥处游玩、拍照。
春回大地,两山大道边上的“民宿农家乐集群”也迎来了旅游旺季。“我们有15个房间,今年预约情况很不错,节假日期间预约更是异常火爆。”画中阁民宿主陈静敏说,早年间她和丈夫一直在外打工,后来听说芦茨要建设美丽乡村,还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资金补助,就决心回来试试,“没想到民宿开业后大受欢迎,芦茨村山好水好,让不少客人流连忘返,如今,在家就能赚钱,我们干起活来动力十足。”
除了返乡创业者,还有一大批外来投资者扎根芦茨。其中,两山大道上的农家乐饭店老板宫海涛便是一位来自黑龙江省的投资人。“当初只是偶然游玩,没想到一眼就被这儿的青山绿水所深深吸引,当即决定留下创业。”宫海涛告诉记者,为方便游客来游玩,芦茨村着力解决游客游览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服务好了,生意自然越来越红火。
创业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芦茨村借力山水资源优势,通过培育“创业”动能吸引返乡创业人员开办民宿21家,年创收1000万元左右,吸引大批创业青年和创业项目入驻芦茨,有力地推动了空心村二次创业。在提升村集体经济方面,芦茨村委成功引进总投资2.8亿元的“严陵坞慢村”高端民宿创业项目,并以生态环境入股的方式加入,每年可获得15万元分红,既增加了可观的村集体收入,也为村民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带动全村民宿产业良性发展。
(二)
如果说“民宿农家乐集群”提供了农村致富的样板,那么青龙坞区块则将文化艺术创作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乡村艺术之美。
循着青石小道向前走,眼前是高高低低的青瓦、错落有致的黄泥墙,老人们坐在老樟树下闲聊,小黄狗时不时在路口张望。眼前的青龙坞成为了美丽乡村最想要的模样。
路边的花田里,矗立着香港建筑师设计的瞭望塔;离农户家不远,是藏着胶囊旅馆的言几又图书馆;有一个人的美术馆、两个人的温泉;还有和乡村风景融为一体的那些复古又时髦的民宿——静庐澜栅、流云乡宿、深山溪渡、潜庐、天方夜谭……青龙坞为民宿提供了绝佳的山水背景,而逐渐扎根的民宿,也为乡村带来了更诗意的生活。
在青龙坞,有一个游客们一定要去的“网红”打卡点。这是一家名为言几又的书店。言几又内,沿着墙壁码放的一整排的书架,斑驳的土墙、原木色的书架、橘色的灯光,引得无数文艺青年慕名而来。“我是在豆瓣上看到有人推荐,特意从上海赶过来的,平时工作太忙了,就和朋友一起来放松下。”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女士告诉记者。
“青龙坞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吸引我们入驻的一大原因,设计过程中结合了当地乡土民情,引入新理念,逐步雕琢起一处乡野逐梦归依自然的高端乡度艺术文化谷区。”2019年,言几又落户青龙坞,成为该品牌在乡村开设的第一家书店,主理人王鹤翀在土墙、青砖、原木中将胶囊旅馆、创意书房、雅致餐厅、失恋博物馆融为一体,打造起一座乡宿文创综合体。
始于美景,红于产业,终在文化,在芦茨村,艺术是传承表达乡村文化的有效方式。村里通过旧房流转,整体招商,引进了剪纸馆、根雕馆、夜学堂、传统小吃等文创项目,加之不断挖掘传统文化,将艺术元素融入芦茨街头巷尾,形成芦茨文创基地;通过招财引智,集聚产业,在青龙坞引进一批专业文创团队,对接风语筑集团,合作建设高端乡宿综合体,积极承办音乐节等各类艺术活动近百场,形成了青龙坞艺术综合体。
(三)
文明是美丽乡村3.0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芦茨村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打造美丽乡村3.0版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芦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保留了原有样貌的六十年代文化礼堂,这是芦茨村因地制宜建阵地,让文明实践有舞台行动的一个缩影。
“这里每天都有志愿者值班,为村民和游客提供必要的帮助。大家不仅可以在这里看书、休息,还能在这里开展团建及各项志愿活动。”芦茨村志愿者戚小群说,常常有游客看见这个舞台,忍不住来过一把“表演瘾”。
开展新村夜话、文明礼俗学习、消防安全培训、民宿学堂……实践站化身为村民、民宿主、游客的“精神家园”,成为村内一个集思想道德建设、文体娱乐活动、知识技能普及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也成为了富春江(芦茨)慢生活体验区中感受悠久文化文明的最佳体验点。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而在芦茨村人人都是志愿者。夏季是芦茨村的旅游旺季,芦茨溪自然成了游客们嬉水的好地方。为此,芦茨村组建志愿服务岗,不仅为游客免费提供茶水,还提供救护服务,保障村民和游客的生命安全。
除了加强阵地建设,不断创新载体,芦茨村还创新推进“新村夜话”农村特色理论试点工作,从2020年10月起,“夜话”已举办了二十多场,从垃圾分类到污水治理、从民宿经营到理论宣讲……话题涉及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一边,芦茨村不断倡导文明新风,举办“我们的村运”、“芦茨村‘长寿宴’”等活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勤俭节约、勤劳致富、文明健康的新风尚。
(四)
“麻烦给我的游客来一杯mojito
我喜欢阅读她游览时的眼眸
而我的服务永远不结束
芦茨的治理制度已经很管用”
……
去年八月,一首善治芦茨版《mojito》火了,歌词中唱出的是芦茨村以“法治乡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四治融合,构建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行动。在村里,法律顾问定期坐班推行村务合法性审查,开展法律咨询,村民们早已树立起“有事找司法所、有事找律师”的法治意识。而在矛盾化解上,“芦茨红调解室”“芦茨红微法庭”“芦茨红警务室”等为村民和游客提供服务,打造出一系列特色法治阵地品牌,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芦茨”,营造起平安和谐氛围。美丽芦茨,无“法”不美。
在“数字乡村”方面,芦茨村立足桐庐县数字乡村试点村新起点,突出规划先行、示范引领。借力民宿资源,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通过小程序实现导游导览、线路推荐、景点讲解等服务,为游客提供全景、音频、视频、地图等多种体验,提升为游客公共服务的水平。
作为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芦茨的停车场自然要“数字”化,智能化停车场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届时将配备智能停车管理系统,解决芦茨村交通拥堵、游客停车难的问题,有效提高芦茨村域承载能力。依托网上农博,打造“芦茨慢生活馆”营销专页,在民宿频道组织全村相关民宿信息上线,实现全域民宿资源一网通。同时,在数字驾驶舱加入气象、车流、人流、垃圾分类、民宿管理、智能导航等场景应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2020年,芦茨全村旅游收入达1.36亿元,集体收入达181万元,农村人均旅游收入超8万元,村里的老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美丽新元年,芦茨也将在更广领域、更深层面、更高水平继续打造美丽乡村3.0版,筑起美丽乡村3.0版示范地。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