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区仓前“非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闭环运转

陈玲悦、钟佳菲

2021年04月20日10:26  来源:杭州日报
 
原标题:仓前“非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闭环运转

  四开间排开、总面积100多平米、下月还将安装两台空调……在杭州余杭区仓前街道浙富·西溪堂园区西北角,有一所专门为非居民生活垃圾“暂时容身”的房子,其按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清晰布局。

  “以前这片都是垃圾桶,露天堆放环境恶劣。”仓前街道城管办工作人员指着垃圾房对面的一片空地,如今这里经整治后已经划为园区的停车场。西溪堂园区共有楼宇8幢,目前已入驻企业60余家,员工7000余人,园区每天产生其他垃圾60桶、易腐垃圾15桶。“每天清晨,第三方清运公司将垃圾运走后,保洁人员会用高压水枪冲洗垃圾桶,整理完毕后拉上卷帘门,站房就更清爽了。”

  非居民生活垃圾是指除家庭外,各单位产生的生活垃圾。为积极推进垃圾源头减量,提升资源化回收利用,仓前街道探索“企业+”垃圾分类模式,让辖内130个企业园区、21个工地生活区的非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闭环运转。

  以往,园区垃圾清运点位多,很多都是露天堆放。同时,各清运单位收费又不统一,清运过程秩序混乱。去年11月,街道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企业园区垃圾清运移交为契机,通过统一招标一家清运单位,使清运关系从原来的“企业园区—清运单位”变成“企业—街道—清运单位”,有效改变了辖内园区、工地等单位不分类、乱分类、一股脑塞给清运公司的情况。

  所有清运车辆均配备车载称重和GPS设备,全天候、全路段实时监控,防止外来垃圾清运车混装混运发生。仓前街道还组建了工作专班,全程参与监管源头分类,督促规划专门的垃圾站房和站点,追踪分类运输等各个环节。此外,工作专班结合“三服务”工作,每月不定期赴园区、工地抽查。截至目前,已检查反馈问题536个,整改率达100%。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