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云创社区初步设计方案敲定,规划融入高新科创、乐活生活、高端配套,打造“科创+人才型”社区新标杆。不仅如此,该区域还将启动北片区综合开发,将以云创社区为突破口,打造花园式未来城区样板,而南核心区科创产业平台聚集效应也日益凸显,区域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在这片位于瓯江之畔的科创高地上,如今正发生着产业与城市的“化学聚变”,一曲产城人融合发展的交响乐章在此奏响。
瓯江实验室效果图。
升级“九大场景”
打造“科创+人才型”的社区新标杆
根据正在修改完善的《温州市永强北片区龙水单元B街坊控规修改及概念性方案》,云创社区规划单元范围为曹龙路以西、温州大道以北、新阳路以东、机场大道以南,用地面积约136公顷。其中,实施单元面积约45公顷,而此次规划修改范围正处于实施单元的核心位置,面积27公顷。
长期以来,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这里位处我市沿江城市拓展轴与沿海功能联系轴的交汇处,是中心城区东扩的“桥头堡”,也是我市“一区一廊一会一室”的核心区。区内交通发达,市域轨道S1、M2线(规划)等城市快速干道贯穿其中,周边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一应俱全。
规划中的云创社区,位于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南、北核心区和TOD小镇的枢纽区,也是衔接创客聚集地单元和科创产业单元的重要区域,可谓核心中的核心。它将以产城融合、场景升级、生态基底、云廊贯通等四大亮点进行规划打造,建成后将成为“产城人融合”的标杆示范区域。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服务于周边平台和企业高层次人才的社区,云创社区将以人才服务为核心,对标省级未来社区试点创建标准,融入并升级九大场景,打造浙南地区产城融合样板社区。同时,其还将以连山通江的浙南水乡生态为基地,在功能业态上规划布局住宅、商业综合体、街区商业、酒店办公等,打造开放共享的人文生态社区。
“晨起,乘坐BRT到一站路远的创新创业新天地上班。傍晚回到社区,在楼下商业综合体里就餐后,去邻居家的花园阳台赴约喝茶,客人里还有医院医生、实验室博士和创业年轻人等,大家跨领域交谈所见所闻。心里思量着明天15分钟就能到机场出差,可以聊得晚一点了??”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将是云创社区建成后的生活场景一瞥。”
全力“筑巢引凤”
塑造创新赋能的“浙南科创新城”
在云创社区东南面不远处便是正在建设中的瓯江实验室。作为温州构筑“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的“塔尖重器”,瓯江实验室自2020年3月启动谋划建设,目前已于5月20日正式挂牌,全面进入实质性运转阶段。
据了解,瓯江实验室将围绕组织器官再生与重塑、眼疾病与视觉功能康复、脑疾病与认知功能康复、再生医学材料、高端医疗器械(装备)等主攻方向开展研究,着力突破相关“卡脖子”技术难题和重大科学问题,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其中,实验室一期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
作为温州创新发展的主阵地、主平台,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不断聚力科技创新、动能培育等重点工作。随着瓯江实验室的正式挂牌,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已先后引进落地10家高能级平台。目前,各平台已与400多家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并提供相关服务,实现130多项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先后孵化科技型企业40余家。高能级平台的纷纷落地,使得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成为高层次科创人才聚集的乐土。据悉,“十三五”期间,累计集聚C类以上高层次人才73名,E类以上人才330人,发表高档次SCI论文193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将聚焦聚力科研输出、产业强链、产城建美等重点工作,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招引亿元产业项目30个以上,引育企业实现产值超100亿元,努力在接轨新兴产业、突破前沿技术、引进高端人才等领域实现突破。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可以预见,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这片浙南科创乐土已蓄势待发,未来可期。
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即将投用。陈云摄
加速“区域蜕变”
构建“产城人景”融合的美丽样板
如今的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产业、城市、人文之间活力互动,正逐步实现产城人深度融合。
说起缘何置业于此,温医大附二院龙湾院区张医生滔滔不绝:“这几年科技城的建设力度很大,聚集的企业越来越多,人气也越来越旺,特别是大型医院、学校等配套的投用,让我们对这里更有信心了。”
驾车从瓯海大道经曹龙路驶入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核心区,目之所及,塔吊林立的工地、现代化的生态住宅区、绿意盎然的公园绿道,让人感到朝气蓬勃、活力四射。
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航拍。陈云摄
近年来,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大力构建“产、城、人、景”深度融合的“浙南科创新城”,先后投用温医大附二院龙湾院区、口腔医院龙湾总院;完成曹龙路景观精细化提升;开工公交综合体、瑶北商业综合体以及多个安置房项目建设;提速国际人才公寓、龙水公园、温州大道东延等重点配套建设。“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氛围不断浓厚。特别是在教育方面,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将于今年9月开学;瑶溪北单元11-E-38地块周边布局有国科大温州第一小学和国科大温州第一初中;瑶溪北单元11-B-03地块中学工程项目近日开工??一大批优质教育资源已成为吸引人才集聚的亮点配套。
打造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标杆还离不开“诗意栖居”的人文氛围营造。据悉,依山傍水的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北片区,正加速推进全长约10公里的瓯江路景观堤岸道路一体化工程。不仅如此,老港区综合文旅项目也在积极谋划中,该项目将充分利用内部水网密布,山体资源丰富等特点,打造滨江欢乐科技大世界。
以云创社区为突破口,温州高新区(浙南科技城)谋划温州东部高品质产城人融合样板的序幕已拉开。今年将强化土地供应保障,重点保障产业类重大项目土地使用需求,计划完成做地600亩以上。可以预见,随着北片区的加速崛起,以及南核心区域精建快建的推进,南北联动将让这座产业新城更具魅力。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