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台”撬动“大治理” “身边人”管好“身边事”

杭州钱塘区百姓议事有平台

陈霞、徐红燕

2021年05月31日15:50  来源:qtxqb.qtxqnews.cn
 
原标题:“家务事”去哪里解决?钱塘百姓议事有平台

  “我觉得我们的课程要加强制度管理,这样组织才有活力”“我觉得我们要结合垃圾分类活动一起做,现在垃圾分类很重要”……杭州市钱塘区下沙街道滟澜社区“微议厅”热闹非凡,就文化家园怎么提升,明年的文化活动怎么开展等问题,社区组织了居民参与式议事会,一起来议一议新一年的工作怎么开展。从文化议到了生活,再到小区建设,通过议事会,社区采纳了居民多条宝贵意见,制定出了新一年的文化家园建设计划和课程方案。

  在钱塘区,有很多村社都有像“微议厅“这样的议事场所,通过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架空层、凉亭、爱心驿站等,将议事厅“建”在楼道口,“搬”进居民家,“议”上群众身边事。

  建立专有平台

     “家务事”就在家门口讲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民呼我为”主题活动,杭州市上线了“民呼我为”平台,社情民意点点通,急事难事件件办,办理结果事事回,满意与否人人评。

  那么,作为一个正在经历加速城市化与蝶变的“新区”,钱塘区如何把“民呼我为”平台深入到居民身边?

  临江街道的临江佳苑社区结合清廉阵地建设,成立了“清廉佳苑,你我同行”监察联络议事平台。同时,还制定了联络站每月25日例会制度:每月25日,纪检委员会成员、居民代表聚焦居务决策和公开、工程项目建设、惠民政策措施落实等工作,定期会商研究、全程跟踪落实,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每月26日的“监察联络日”,社区负责接待来访群众、收集社情民意、意见问题和合理化建议,并做好记录,同时对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

  在白杨街道东湾社区,“邻里圆桌荟”基层议事平台最近颇受社区百姓好评。“我们通过这个‘邻里圆桌荟’,把社区居民的大事小事都拿到了桌面上,让社区基层充分体现民生民意,有效消除传统的社区治理‘盲区’。”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而下沙街道杭铣社区的居民更是直接把“议事亭”搬到了小区公园。镂空雕刻的议事亭牌子竖立在一边,长廊上设置了五议工作法(居民建议、代表提议、党委审议、议事会决议、群众评议)、议事成员、议事公开栏等信息,议事亭不仅是居民休闲的好地方,更成为居民参事议事、参与社区建设的好去处。

  如今在钱塘区,民议事亭、微议厅、红色楼道、倾听室等各类线上线下议事平台活跃,通过平台时刻收集民情民意,形成“倾听--办理--反馈--评价”闭环工作机制,实现“小区事一起议、事事有人管、好坏大家判”,畅通民意渠道,及时解决民意诉求,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老娘舅”带你拉家常

  “身边人”就能解决身边事

  为切实把事情做到点子上,忙到关键处,一大批“老娘舅”“和事老”“知心大姐”在钱塘涌现,他们本来就对于街坊极其熟悉,也有做社区工作的丰富经验,更能和居民住户们亲切交流。

  “民间政事灵一灵,常在小组走一走,常到村民之间看一看,常进家庭听一听,看到陋习说一说,碰到纠纷劝一劝,遇到求助帮一帮。”这首“七言绝句”是12年来河庄街道建设村“和事佬”协会的办事“一根绳”。协会成员主要由6位建设村退休老干部组成,他们利用空余时间暖心入户,及时掌握、收集、疏导民意,巧妙化解邻里纠纷,肩负着村里提高村民自治,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

  在下沙街道东方社区,还有一支“钱塘阿姨微自治”调解队。“微自治”队伍以“社区矛盾调解”为主打服务内容,由社区班子成员带队,巡防队员为主,联动社区老干部、党员、楼道长、居民代表、志愿者及热心调解工作的民间调解能手,依托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服务工作者及派出所民警,建立一支社区调解队伍。

  “身边人”解决“身边事”,真正发挥社区小调解大作用,协助居委会做好日常矛盾纠纷排查及化解、法治宣传等工作,深入推进社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小平台”撬动“大治理”,随着钱塘区村社各个专有平台的不断的完善,“议事”将更接地气,民意将更聚民心。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