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钱塘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妙招

赵一霖、张钜栋

2021年06月02日13:52  来源:qtxqb.qtxqnews.cn
 
原标题:《人民日报》点赞钱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妙招

  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浙江省杭州市:为基层党建聚力赋能》的文章,点赞钱塘区为了促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推行“街社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职能部门的资源力量下沉到社区,打造基层治理上下联动的高效处置机制。

  “有了斑马线和信号灯,居民回家再也不用走‘冤枉路’了!”白杨街道邻里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敏华的欣慰,正是来自“街社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前不久,该区12号大街提升改造封闭施工,导致居民绕行两公里才能进入小区、出行十分不便,居民反映强烈,张敏华随即向区交警大队白杨中队“吹哨”。收到“哨声”后,交警部门迅速行动,对小区门口的交通线路进行重新组织。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政有快应。放在以前,这类复杂问题社区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从去年10月开始,钱塘区作为全市“街社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工作试点单位,研究制定了《试行“吹哨一件事”改革探索“街社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的实施细则》,开始全面试行“吹哨一件事”改革。帮助基层社区解决问题,尝试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就是本次改革的初衷之一。

  “吹哨一件事”是钱塘区在“沉入式街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础上,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又一次重要探索。“沉入式街社”重点解决的是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吹哨一件事”重点解决的是机制改革的流程设计问题,最大目的就是让“沉入式街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各种机制有效运转起来。

  为了让基层的“吹哨”有精准指向,让部门的“报到”更能靶向治疗,钱塘区采取由村社党组织牵头,定期召开“联村(社区)联合党支部”线上或线下例会的方式,对基层汇总到“蓄水池”的问题、意见进行梳理鉴别、分拣归类,村社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事件形成清单,由村社党组织发起“吹哨”。为了确保部门在“报到”后事件办理有责、有时、有效,钱塘区在改革中实行首问负责机制、盯办督办机制、逆向考评机制,确保一旦有群众、村社“吹哨”,部门都能做到及时响应、联动处置,不留“尾巴”。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