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脱贫解困,追求小康和美的生活,是诗经时代就开始憧憬的美好理想。
仙居是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县内群山连绵、耕地稀缺,长期受资源要素制约,共同富裕成为该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场“硬仗”。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才更珍贵。如何让群众享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共同步入小康社会?
树挪死,人挪活。仙居县委、县政府把高山移民作为共同富裕的“当头炮”,在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下起了一场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棋”。
改善移民生活
进入埠头镇振兴村,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宽敞大道和成片的绿化带,一排排富有当地特色的“小别墅”映衬在蓝天白云下。
移民前老村——三溪村所在地大山绵延,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沟坎山岭之间。1999年,仙居建设下岸水库,该村移民到了埠头镇。
2002年1月25日,200多户村民怀着忐忑的心情,搬出了大山,搬进了新家。经过近20年的发展,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72岁的张洪日,平时闲暇之余,就在家里泡泡茶、看看电视、打打牌,生活很是滋润。“全靠党的政策好,我们才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和振兴村一样,曹溪是下岸水库建设13个移民村中最大的村子。移民后,该村在村办公楼内设立了党建展厅,将曹溪村的发展历程展示在这里。
84岁的老党员曹钦日有空就来党建展厅抚今追昔。“党的政策好,我们都享到福了!”曹钦日感慨地说,移民前后的生活对比,可谓“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像曹溪这样的移民村在横溪镇还有不少。1999年起,横溪镇党委、政府以下岸水库移民为契机,全面启动高山移民工程。2001年,该镇联合省扶贫办和县扶贫办,共同创设了“浙江省下山脱贫实验区”。
“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分步实施、持续推进。”横溪镇党委书记柯森伟介绍,这16个字,从那时起便成为镇里高山移民工作的准则。
辖区高山移民、因重点工程建设需要的跨乡镇移民、来自缙云县的跨地市移民,以及周边湫山、安岭等山区乡的自发移民,极大地促进了横溪的人口集聚,从移民前的3.7万人增加到了5.5万人。
大量移民的涌入,加快了城镇化发展步伐,原先的横溪镇卫生所升格为仙居县第二人民医院;横溪镇实验小学和镇中心幼儿园分园相继建成;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先后投用……
经过20多年的积累,仙居县共建成移民小区26个、移民点82个,移民人口达到3.8万多人。
拓宽增收渠道
“我家分到两间半五层楼,楼上自己住,楼下用来出租,一年收入近3万元。”说起搬迁后家里发生的变化,章直青乐得合不拢嘴。
2016年9月,“十三五”国家战略百大工程、水利部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朱溪水库工程开工建设,章直青所在的朱溪镇大加村是库尾所在地,自然成了8345名水库移民的一员。
朱溪水库工程搬迁安置人口涉及仙居朱溪镇10个行政村,河口村是移民搬迁安置的先行村。
移民前的河口村是一穷二白的“空心村”。现在,该村不仅有移民宅基地级差投标收入,还有预留的34间公房自营或出租,村集体有了可观的固定收入。
“村民住上了规划整齐的美丽新家,单是房屋变现每间价值达120万元。除了有可观的租金,周边的工业园区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今年69岁的市人大代表、河口村原党支部书记周华兴说。
搬迁只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为确保搬迁群众“移得下、安得住、富得起”,仙居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采取资产处置、产业帮扶、金融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生活帮扶等方式助推搬迁户增收致富。
水碓头村,是高山移民集中安置村,目前有60户、180余名人口。新村自2011年开始建造,经过几年的精心经营,新建农居花园式的连体住宅鳞次栉比,村前村后绿树成荫。
新农村带来了新机遇。素有艰苦创业精神的水碓头人将目光聚焦到一水之隔的皤滩古街、埠头古镇以及邻村的西亚古民居,做起了“旅游+”文章。村里横架了一座索桥联通埠头古镇,并在村前的永安溪建筑橡胶坝,围水成堰,经营水上项目。
“杨梅又红了,最近民宿的生意又‘火’起来了。”水碓头村“香香”民宿经营者张桂香告诉记者,该村现有民宿19家,共180个床位,节假日期间基本爆满。
“高山移民”战略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仙居将高山移民作为“四大突破口”之一进行决策部署,希望通过高山移民彻底改变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共同富裕。
“高山移民是我县实现共同富裕的突破口和主抓手,是贯穿‘十四五’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增收工程’‘幸福工程’‘安居工程’,拖不得、等不得,大家思想一定要高度统一,步调一致抓好推进,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高山群众的幸福指数。”仙居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斌达说。
该县计划近10年内,完成8万-10万山区群众搬迁集聚到高铁新城、横溪镇、白塔镇、下各镇四大安置区块,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广大山区群众共享全面小康成果。其中“十四五”期间,计划搬迁3万-5万人。
“仙居山区移民的意愿十分强烈。”仙居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高山移民指挥部副总指挥张金平介绍,4月起,指挥部就组织工作人员先后赴上张、广度、湫山、安岭、步路等7个乡镇28个村,实地勘察村庄现状,了解群众搬迁意愿。经过初步摸排,目前,指挥部共收到湫山、安岭等9个乡镇申请移民报告,9个乡镇32个行政村(106个自然村)17699人同意搬迁。
按照“政府引导、村民自愿,统筹规划、灵活安置,分步实施、确保稳定,产城融合、促农增收”的原则,仙居县对符合条件的山区村和低收入农户分批次、有计划实行搬迁,今年作为先行探索尝试阶段,预先启动3000人搬迁安置。
占地100亩的一期安置区块位于高铁新城内,地处高速公路路口,毗邻职教中心、县人民医院,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在指挥部和相关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土地征地工作已完成。同时,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进入审批阶段。
从山上到山下,这是一条搬迁之路,也是一条从低收入走向富裕的幸福之路。
在这条道路上,仙居的高山移民工作正按照既定目标,精心实施、扎实推进,为仙乡大地书写新的辉煌。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