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浙江海盐全面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陶玮

2021年06月14日09:05  来源:嘉兴日报
 
原标题:海盐全面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又到一年“幼升小”之际,回想5年前,浙江海盐县秦山小学学生魏小川的父母深感当初让孩子留在家门口上学的选择是正确的。曾经,魏小川的父母为是否要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而举棋不定,但在实地查看了秦山小学的教学环境后,全家人都爱上了这所学校。

“孩子上小学后,各方面进步很快。学校开设了免费特色课程,让农村学生也像城里学生一样,学画画、学书法……变得多才多艺。”魏小川的妈妈感慨道,“我家孩子参加了跳绳特色课,前不久在浙江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跳绳锦标赛上,和两名同学一起获得了小学组交互绳竞速项目冠军。”

不拘泥于课堂和课本,秦山小学善于用好各类资源,开设了丰富的特色课程,开阔学生们的视野。作为秦山小学的特色体育项目,“花样跳绳队”成立10年来,带给学生的成功体验是无限量的。学校一方面教每一名学生学会跳绳,不断提升水平;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跳绳过程中学会战胜自己。学生们脸上洋溢的幸福是秦山小学“享受美好校园生活”办学宗旨的最好印证。

近日,在海盐县教育局,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沈荡中学前些年每年流失40名左右优质生源,而近几年出现了回流现象,每年都有外流学生申请转回;而通元中学外校流入的生源逐年减少,学校起始阶段的学业数据从高位回归到正常状态。这些现象直观反映了教育优质均衡带来的影响。

如何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中,海盐县紧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目标,为农村学生量身定制特色课程,培养学生专长。该县扎实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建设,通过互联网构建跨学校的数字化学习共同体,覆盖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打破了城乡学校之间的空间壁垒,构建起跨学校的数字化学习共同体和混合式教学,使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在同一时间上同一堂课。

让城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更要靠师资流动。2008年起,海盐就开始探索“1+X”(1所城区学校+若干所农村学校)校际合作发展模式,形成7个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同时强化师资县域融通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轮岗交流,已有近千名教师参与交流,占义务教育教师总数的35%以上。

完善以积分制为主要依据的新居民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在海盐,城乡的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都能从教育优质均衡中找到获得感。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海盐在“资源配置”“政府保障”“教育质量”3大类30个指标全部达标的基础上,作为核心指标的7项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均低于0.3,远低于评估要求的数值。

2019年,海盐县通过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督导评估认定,被教育部称为“为全国树立了范式”。

从过去的土操场和泥瓦房,到现在的塑胶跑道和教学楼;从老师不愿来、留不住,到现在愿意来、留得住,海盐农村教育无论是硬件条件、教育理念、家长观念还是师资队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我们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再提升,大力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以多种模式配强教研员队伍,引领和促进学科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同时深化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的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推进‘名校+新校’集团化办学模式,认真落实浙江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擦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海盐样板’名片。”海盐县教育局局长袁迎春表示。

(责编:王萧萧、张丽玮)

原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