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紧盯“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持续做优顶层设计、狠抓体系建设、强化多方共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多方发力,破解“协同难”的问题
垃圾分类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一推进过程中,需要政府、社会、市场协同发力。对此,余杭区注重强化政府统筹,完善区、镇两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区级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和区长双挂帅,统筹协调27个成员单位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下设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增设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垃圾分类处置工作攻坚推进小组,下设5个专项组,形成全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一体推进格局。
注重激发市场活力。余杭区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放宽对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准入限制,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建设回收网点、分拣中心、网络平台的,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专项补助。鼓励企业开展生活类低价值回收,对废玻璃、塑料、织物、家具等托底回收企业,依据回收量情况,每年最高再给予500万元回收补助。强化对虎哥、联运等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力度,制定专项补助考核办法,根据企业履约和减量成效两项内容对企业进行补助,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向规模化、规范化转型升级。
注重点燃群众热情。余杭区充分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凝聚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讲培训活动,并不断深化垃圾分类宣传发动。
一体推进,破解“坚持难”的问题
垃圾分类工作,犹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需要久久为功。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引领、示范、约束一体推进,凝聚“党建+”红色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统筹推进“党建+”在全区385个居住小区、121个建制村全面覆盖,因地制宜推进“党员骨干1/4带动制度”工作模式,确保垃圾分类通过党建引领落地见效。同时,将人大政协监督和协商明确为全区和各镇街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区镇两级人大政协的实地视察、座谈交流、代表小组活动、专题协商等监督活动。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全区21个省级示范小区、2个省级示范村、41个省级示范预备小区、31个省级示范预备村、50个区级示范小区、25个区级示范村社创建工作。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全年计划创建区级示范机关10个、示范学校10个、示范银行10个、示范企业25个、示范商场6个、示范餐厅10个、示范市场10个,切实发挥示范点位的引领作用。
完善“制度+”监评体系。余杭区建立对区直部门、镇街、村社、企业、个人的五级考核制度,构建立体多维评价机制。建立非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对于垃圾分类不到位导致超出生活垃圾基准量的非居民,实行加价收费,统一收费标准、收费流程,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收费约束各类主体源头减量、规范投放。对照市级考核重点,组织开展全面排查整治行动,对区内居住区、公共机构、公共场所的分类质量、分类设施、分类辅导、分类清运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累计发现和整改问题2375个。完善常态化的执法查处机制,将检查范围由居住区、沿街商户延伸至综合体、农贸市场、企业、政府机构等各类场所,通过执法手段倒逼前端分类质量提升。今年以来,余杭区共计处罚生活垃圾分类不到位案件1021件。
全程监管,破解“闭环难”的问题
垃圾分类工作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要构建前端、中端、末端全链条闭环机制。
做好源头投放“精准化”。优化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评价平台,将区内385个城市小区易腐垃圾巡检数据纳入区级统一平台,按照“可源头追溯、有巡检督导、重习惯养成”原则,推行“溯源巡检+定时定点”模式,目前全区日均巡检量达到5万左右,实现镇街、社区、小区、每户的精准管理。因地制宜推行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指导,覆盖全区385个小区。2021年以来,全区易腐垃圾的分类正确率和分出量不断增加,全区易腐垃分出量达571吨/日。
做好分类收运“规范化”。建设易腐垃圾称重系统,实现对城市易腐垃圾收运的源头称重和计量监管。推进沿街单位3条清运专线建设:针对沿街商户的生活垃圾,建立商业路段规范化收运制度,开辟“垃圾不落地音乐线”158条;针对各类食堂、餐饮店产生的厨余废弃物,推行统收统运专线209条;针对农贸市场水果店产生的生鲜垃圾,推行清运专线90条,有效杜绝“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现象。
做好终端处置“资源化”。围绕生活垃圾闭环治理,编制出台生活垃圾处置设施中长期规划,各镇街结合现有中转站等,布点“一镇多点”建设规划,推进“以设备化为主、黑水虻养殖和阳光房堆肥为辅”的易腐垃圾处置点建设,推行易腐垃圾就地处置。截至目前,余杭区共有易腐垃圾就地处置设施45处,处置能力达到429.5吨/日。
做好循环利用“高效率”。结合城乡居住区实际,稳步推进“虎哥回收”“国企参与+环卫保洁”工作模式,同时全面推进各镇街以建制村为单位建立大件垃圾、可回收物暂存场地,定时回收、集中暂存、统一收运。截至目前,全区建立虎哥回收站点116个,覆盖居民住宅21.3万余户,建制村大件垃圾、可回收物暂存场地已全覆盖。截至今年5月底,余杭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3.44%,全区12个镇街中有5个镇街回收利用率达到50%。
余杭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局将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宣传,扎实开展城市环境整治,不断擦亮余杭城市形象,着力展现余杭城管人建设“文明和谐美丽家园示范区”的风采。(陈洁、宁李莉)
《德清践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县域方案》发布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2021浙江德清投资贸易人洽谈会开幕。本次德洽会以“数智共建 德创未来”为主题,以“经贸合作精准洽谈、高端人才强力聚引、营商环境优化提速、城市品牌全面推广”为主要内容,以“数智共建”为基底,以“线…【详细】
浙江: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以内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了“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王萧萧摄 发布会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以来的…【详细】
2021浙江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类一段线495分 二段线266分 人民网杭州6月25日电 (王萧萧)25日,2021浙江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公布。普通类:第一段495分;第二段266分。6月25日晚上20:30左右,考生即可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或浙里办APP,凭准…【详细】
6月26日,航拍中国动漫博物馆。该馆通体呈白色,形似祥云。人民网 章勇涛摄
中国动漫博物馆6月26日正式开馆 人民网杭州6月26日电 (王萧萧)6月26日上午,全国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杭州正式开馆。 据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是经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成立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也是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动漫之…【详细】
浙江桐庐:5G赋能促畲乡蝶变 一亩田、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在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沈冠村,村民们靠种田养鱼就走上了致富路。 “过去,我们村每亩地收益不足500元。能实现万元的突破,都靠科技助力。”沈冠村党总支书记黄金源说。 稻田里的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数据。人…【详细】
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诵读活动。人民网 章勇涛摄
“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6月24日晚,“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启动。 作为“党旗下的诵读”系列活动的开篇首场活动,《筑梦富春·党旗下的诵读》由“初心”“奋斗”“征程”三个篇章组成,以沉浸式表演形式,结合朗诵、红色话剧、歌舞等多种艺…【详细】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人民网杭州6月24日电 (金忠耀)今天下午,庆祝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十周年、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一周年暨“杭州西湖日”活动正式启幕。 行吟山水,一湖潋滟千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详细】
浙江泰顺: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助农共富裕 科技扶贫,建功立业。在浙江泰顺县,助农致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有一座大大的舞台。 2003年4月,浙江省第一批101名科技特派员走进泰顺田间地头,到今年已是18个春秋。科技特派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e联”党建联盟为平台,跋山涉水、走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