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时完成设计图 雷神山医院项目设计副总负责人讲述背后的故事

2020年02月26日08:24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姚莘还是中南建筑设计院医疗健康事业部副主任,他和他的团队平时就从事着医院项目设计工作。但这次不一样,雷神山医院作为一座收治危重病人的传染病治疗医院,不同于普通医院,雷神山医院对污水处理、空气净化、垃圾处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保证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也要保证周边环境不受污染,这就要在设计时考虑更多细节。

姚莘说,雷神山医院以“洁污分流、医患分流、人物分流”为原则,采用严格的“三区两通道”设计,医护人员按“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工作流程布置工作区域,此外还专门设计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焚化炉收集固体垃圾,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与火神山医院一样,雷神山医院采取了设计与施工同步的模式。可雷神山面临更大的难题:5万平方米、7.5万平方米、7.99万平方米,短短6天内,雷神山医院规划总建筑面积三次增加,床位需求也不断增加至1500张,总体规模超过两个火神山医院,但工期却与火神山相当。

姚莘说,在平时,一个大型项目仅在方案设计阶段就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还需要来回无数次的沟通、协调、调整中,才能最终确定方案。可眼下,疫情就是命令,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必须完成:雷神山医院项目必须争分夺秒,设计及建造的时间并不是以小时计算,而是以分钟计算。

争分夺秒,夜以继日,早一天建成雷神山医院,就能早一天护佑更多生命。从除夕夜接到设计任务开始,姚莘和同事们一直奋战在设计前线,辛苦和压力与日倍增。大家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每日只休息三四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不是在单位讨论设计图纸,确保高质量设计,就是在工地上实地查勘,配合现场施工,精准对接。

“我体会到了万众一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必定会让我们战胜困难,最终赢得这场胜利。”期间,同事们都说姚莘成了累不倒的“超人”,但姚莘说,自担负起这个沉重而又神圣的任务后,总有一股信念和力量支撑着,自己的力气像是使不完。

又完成4个方舱3所医院建设改造

从1月24日晚接到任务,姚莘所在的团队开始图纸设计,到2月5日开始验收,10天10夜与时间赛跑,毫不松懈。12小时完成方案设计图,3天交付全部施工图,全程在项目现场配合施工,突破常规,及时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图纸优化,直至转入使用运维配合服务阶段。

就这样,“雷神山速度”再次令世界震惊。2月8日,雷神山医院开始收治首批患者;2月20日,武汉雷神山医院开放所有床位,全力收治病人。雷神山医院也成为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战场”,为武汉人们带去了更多希望。

“请不要再有第二次,希望这一次也早早关门大吉。”当天,站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的门前,姚莘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么一句话。他希望,雷神山能早日完成使命,因为它“关门之日”,定是武汉完全战胜新冠肺炎之时。

姚莘在雷神山医院交接仪式现场。

雷神山医院项目结束,并不是终点。姚莘和他的团队接手了武汉市内多个方舱建设、医院改建项目,又马不停蹄地接下了其他重任。

雷神山医院、黄陂中医院改造、光谷会展中心方舱医院、中国光谷日海方舱医院、湖北省妇幼光谷分院改造、江夏科投沃尔药业方舱医院、江夏科投高科方舱医院、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截至2月25日,姚莘和他的团队已完成了4个方舱、3所医院改建任务并完工,加上雷神山医院项目可提供近万个床位,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我们不过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做了些前期工作,医护人员才是真正的英雄,特别是那些十八九岁、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扛起了这么大的重任,实在是令人感动和敬佩。”姚莘说。

(责编:王丽玮、戴谦)

原创推荐